作为一名80后,在记忆深处,已经没有了挨饥受饿的印象。小时候,基本上能吃饱穿暖了,但那时也有一些生活困难的群众还是不能吃饱的,我的同学中就有,亲眼看到他们挨饿的情形至今仍是历历在目。
那时虽然能吃饱,粮食却还是不够充足,在偏远的山区丘陵地带,田少地多,于是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大米少,红薯多,我家也不例外。每年,母亲都会将收回来的红薯洗净,然后刨成一丝一丝的,在烈日下晒干,就能储存一整冬了。每年家里都会晒几箩筐红薯丝,等冬天来了,不再需要干重活的时候,父母就会将红薯丝掺杂在大米里一起煮饭,煮出的红薯饭透出丝丝的甜味,红白相间,煞是好看。这样就可以省下一些大米,留到来年春黄不接,又要干重活的时候才吃。
红薯饭虽然好看,却不大好吃,尤其是我们小孩子,总不大爱吃,还甚是讨厌。每次吃饭时,我总是用饭勺将红薯丝赶到一边去,尽量少盛一些红薯,多盛一些白米饭,还偷偷的为自己“聪明”感到窃喜不已。每次看父母的碗里,总是一大碗红薯,很少米粒,我还纳闷为何父母那么喜欢吃红薯,现在想想真是令人惭愧。可时光不能倒流,如果能的话,我宁愿自己多吃红薯,让父母多吃点米饭。
后来,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家里的红薯饭红薯越来越少,大米越来越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再也看不到红薯丝了,餐餐都是白米饭。回首看看,发现我们国家正经历着举世瞩目的巨变,这从一碗红薯饭就可窥见一斑。
早两天,与同事们一起吃饭,不知道谁提起过去吃红薯饭的经历,一下子就把大家都拉回到了那个难忘的年代,原来,吃红薯饭也是一代人特有的印记,而这些印记会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底,永远难忘。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