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综治播报

中国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倒计时”

2012-11-15 14:05:1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社 
    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这是全体起立,奏《国际歌》。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14日上午,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大会号召全党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闭幕的那一刻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倒计时’就已开启。”来自上海的十八大代表焦扬说。

    一字之变:倒计时开始

    “小康”一词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篇:“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就是轻徭薄赋,予民休息,让老百姓过上小安康乐的日子。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给“小康”一词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提出到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人均GDP达到800美元,基本实现总体小康。

    21世纪之初,中国总体上实现了小康。

    2002年,面对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区域差别很大的现状,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007年,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人民描绘了一幅清晰的图景。

    “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伴随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中国吹响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军的号角。

    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引起外界普遍关注。分析人士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已进入“倒计时”。

    全面小康:离我们还有多远?

    2003年初,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开始研究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2007年进行了修订。这套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6个方面23项指标组成。

    2011年底,这家官方研究机构发布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表明,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80.1%,比2000年提高20.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05个百分点。

    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和谐,从生活质量到民主法制,从文化教育到资源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大方面的实现程度都有较大提高。以“生活质量”为例:2010年中国在生活质量方面的实现程度为86.4%,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程度为67%,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恩格尔系数为38.4%,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7平方米,均达到预定目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6.4‰,实现程度为73.2%;平均预期寿命实现程度为98%。

    监测同时显示,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在10年间均有明显提升,2010年分别为88.0%、77.7%、71.4%和82.3%。

    专家指出,按照2000年到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年均提高2个多百分点的速度,中国完全有希望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此时此刻,我们正处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鸿说。

    “只能如期,也必须如期建成”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十八大报告这样告诫全党。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剩下8年零1个多月。

    “‘如期’两字重如千钧!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示,只能如期,也必须如期建成。”十八大代表、广东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说。

    “紧迫感”也出现在十八大报告之中。报告要求“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白驹过隙,8年多时间加起来才2960多天,不到3000天!这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间。”黄业斌代表说。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

    紧迫感不仅来自时间的紧迫,更来自任务的艰巨——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仍然很不平衡,城乡差距依然很大;还有1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十八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制定了路线图,指出了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6大困难和问题。

    “工作千头万绪,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建设任务都很繁重。时不我待,时不我予。”焦扬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场硬仗,十八大报告为经济社会发展号了脉,开了药方,必须有强烈的紧迫感,以分秒必争的精神抓好工作,抓好落实。”黄业斌说。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新华社评论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团结奋斗
·吉林十八大代表表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重庆:解放思想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步发展新指标
·中央政法各机关党员干部:努力为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北京社保覆盖率超95% 提前达到小康社会标准

·北京社保覆盖率超95% 提前达到小康社会标准
·人口计生委主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人口环境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天津日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