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力下沉基层 “教官”成“学生” 捆绑考核
61.7平方公里、3.5万常住人口、10万多暂住人口,要靠22名平均年龄43岁的民警来守护……警力不足、年龄老化,这是惠州市公安局惠城分局小金口派出所的现状。“警力不足?那为什么最近巡逻的警察比以前还多?”关注惠州社会治安的市民有了这样的疑问。这要归功于今年2月起惠州市公安局开展的“机关瘦身”及机关部门挂点派出所等工作,大批机关警力下沉下派到基层一线执法部门。
药方:机关警力下沉基层
目前惠州市有民警6500人,占全市450万人口的0.145%。近年每年招聘新警数十人,但招聘人数赶不上自然减员(退休)的速度。“警力不足,这种情况在基层派出所尤为严重。另一个令人揪心的情况是大多基层所队民警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市公安局政治处副主任刘彩凤说。
为解决基层薄弱问题,惠州市公安局今年2月开出了第一道药方,开展“机关瘦身”警力下沉下派工作,抽调市公安局机关10%的民警下沉到惠城分局、仲恺分局各派出所、看守所,市交警支队各基层中队、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等基层一线部门。
河南岸中队指导员杨顺明表示,该中队只有8名民警和一名职工。“这次机关瘦身共有三位民警来到中队,对缓解中队警力不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变身:“教官”成“学生”
市公安局警训处教官董明兴是主动请缨下到基层的。以往在局机关的工作时间相对比较固定,但到了基层一线,值班熬夜是家常便饭。自己没有基层工作经验,接警后如何处理?面对纠纷从何下手调解?这些都成了董明兴必须面对的问题。
为了让自己尽快融入所里工作,他首先从“教官”变成一名“学生”,虚心向老民警学习,慢慢从一个“新手”成为所里办案骨干。
在小金口派出所教导员彭丽看来,“机关瘦身”让基层与机关之间有了相互理解的桥梁。以前很多时候,机关会抱怨基层工作情况汇报太慢,却忽视基层人力紧缺,事务繁重的现状;而基层则抱怨机关只会下达任务,却不清楚机关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
刘彩凤表示,“机关瘦身”在充实基层警力的同时也把机关一些新的理念带下去,有利于提升基层业务能力。同时,机关民警吸收基层经验得到了锻炼,也有利于机关民警的素质培养。
挂点:发挥优势捆绑考核
在“机关瘦身”的同时,另一缓解基层警力不足的措施——市公安局机关部门挂点派出所,也悄然推开。
挂点小金口派出所的是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他们将挂点工作与 “大巡防”结合起来,分队到火车站、超市以及三角滩等人流较为密集、治安较为复杂的路段巡逻,增强了巡逻防控能力。“我们在巡逻中不是让大家看到警察就算了,还要增加管事率,在巡逻中走访群众当宣传员,了解他们对社会治安的看法。”市局指挥中心政委黄伟江说。
据了解,市公安局将机关与挂点派出所实行捆绑考核,将挂点派出所年度绩效考核排名和执法质量考评等级作为机关的评分依据。小金口派出所所长庄楚宏说,市局指挥中心民警都是警情研判的行家里手,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对辖区发生的案件进行研判。通过研判使派出所警力随着警情走,辖区“两抢一盗”警情同比下降了32.45%,抢劫警情更是大幅下降了65%。
在挂点工作中,市公安局机关各部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资源优势,以打促防,不断深化挂点工作和巡防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如警察公共关系科与挂点的下埔派出所共同研究,在辖区开展“邻里守望”工程;刑警支队对挂点的水口派出所辖区刑事案件研判,成功打掉了系列抢劫汽车、掳人上车以及色诱抢劫团伙等。(曾斌戈 曾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