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福山分局从夯实平安根基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优化社区警力配置、固化社区民警职责、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工作目标,以创建“平安社区”为抓手,以信息化深度应用为载体,强力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松绑减负,确保社区民警沉得下
福山警方按照打造城区直径1公里、农村直径5公里“警务服务圈”的要求,科学合理调整警务室布局,警务室全部按照一区一警+多名保安队员的“1+X”布警模式,配齐配强了专职社区民警,社区警力由原来的46人增至72人,占派出所民警总数的46.8%。社区民警除参加派出所例会外,不参加派出所值班,不抽调从事其他工作、不硬压打处指标、不分散精力,确保真正沉到社区、扎根基层。
明责规范,确保社区民警扎得深
在加强社区民警培训的基础上,福山警方制定完善了一系列配套管理细则,进一步细化社区岗位职责,引导民警走出办公室、下到社区,走向街面、融入群众,使社区警务工作不断向基层延伸、向偏远村庄延伸。
他们还组织研发了可单机采集、联网运行,集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服务群众、考核评价等治安业务信息系统和综合应用于一体的“社区警务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科学的社区工作“日清、周结、月评”量化机制,对社区民警的考核管理更加规范、科学、有效。
激发动力,确保社区民警留得住
福山警方建立健全社区警务四级督察网络,分局领导按照分工对分管单位进行督察、业务部门针对主管业务工作进行督察、基层领导自我督察、督察大队进行社区警务专项督察。在督察方式上,督察部门的同志直接深入到社区、社会面、行业场所检查社区警务工作落实情况,通过随警督察、蹲点督察、跟踪督察,不间断地对社区警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
他们还制定出台了 《社区民警工作标准》和《社区民警考核评价办法》,坚持实施“一案一奖”、“一事一奖”和“十大社区警务标兵”年度评选活动,每年保证将30%的表彰奖励用于社区民警。同时,坚持“干部从基层出”的原则,要求派出所所长必须从优秀社区民警中选拔,民警提拔任用必须有社区工作经验,确保在鼓励保障政策导向上,向社区民警倾斜,充分调动社区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使民警乐于扎根基层、勇于投身基层。
整合资源,推动社区警务社会化
依托“大巡防”网格化治安防控布局,福山警方以“四色预警”模式为调控杠杆,将社区巡防及压降案件责任延伸到各个警务区,综合上一年同期发案情况,明确各警务区最低发案数,严格落实巡防奖惩,把“大巡防”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
按照“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思路,他们积极推行警民联动、警企联动、企企联动、村企联动、村村联动等“六联动”警务模式,实现治安防范社会化。今年以来,他们先后组建群防群治队伍761支,总人数3936名,提供有价值信息2920条。同时,还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一次性为社区民警购置数码相机、警务终端300台套,为社区民警配发电动车、自行车,打造“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的巡防警务。
深化应用,推动基础工作信息化
福山警方牢固树立 “信息主导警务”理念,深入推进“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建设。开通网上警务室、QQ警务室、QQ警务群,实现地理信息、社区人口、场所机构、社区案件、信息查询、统计报表等基层基础工作全涵盖,最大限度开放基础警务信息发布与反馈渠道,增强警民互动。
福山警方建立健全信息采集机制,规范警务工作流程,社区民警认真落实信息采集入户调查必录、盘查情况必录、审查人员必录、安全检查必录、接处警工作必录等“五个必录”,实现日常工作与信息采集的同步完成。此外,他们还大力推行社区实有人口“以房管人”、行业场所实名登记、旅馆动态监控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警务信息化工作机制,建立源头信息采集单位核查、部门检查和质量通报倒查制度,着力提升源头信息采集管理质量。今年以来,社区民警通过信息录入、比对共查获各类网上在逃人员129名。
·黑龙江:评议社区民警 老百姓唱主角
·江苏仪征:示范警务区社区民警“竞标”产生
·河南虞城:社区民警化解逾九成纠纷
·武汉出台《派出所社区民警工作标准》
·深圳南山社区民警管消防成效突出
·江苏连云港社区民警工作有了量化考核标准
·江苏连云港社区民警工作有了量化考核标准
·江苏海门社区民警驻守150个驻岗执勤点
·社会管理之人物系列社区民警刘培友
·安徽力争三年实现社区民警专职化
·安徽推动社区民警专职化 三年实现占派出所警力40%
·山西太原小店公安分局为社区民警减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