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博客

向敏:把握幸福人生

2012-11-13 16:35:3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法院网 

    近段时间,读了几篇关于怎样为人处世的美文,心中颇有感触。人生在世,我们常常产生想解释点什么的想法。然而,一旦解释起来,却发现任何解释都是那样的苍白无力,甚至还会越抹越黑。因此,不用解释的幸福人生,便成为智者的选择。人都希望自己有幸福人生,怎样去设计自己的幸福人生呢,我觉得一要有自知之明,二要低调。有自知之明才能有满足感,低调才能安贫乐道,豁达大度。

    自知,就是要知道自己、了解自己。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把人的自知称之为“贵”,可见人是多么不容易自知;把自知称之为“明”,又可见自知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人之不自知,正如“目不见睫”——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百步以外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

    人贵有自知之明,难得真正了解自己,战胜自己,驾驭自己。自以为自知同真正自知不同,自以为了解自己是大多数人容易犯的毛病,真正了解自己是少数人的明智。人生如秤:对自己的评价秤轻了容易自卑;秤重了又容易自大;只有秤准了,才能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对自己了然于心,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有几许价值,才能做到自知之明。可现实中人们常常秤重自己,过于自信和自重,总觉得高人一等,办事忽左忽右,不知轻重,而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和悲剧。当然也有秤轻自己的人,其表现为往往自轻和自贱,多委靡少进取,总以为自不如人,自惭形秽,而经常处于无限的悲苦之中。

    从另一层面上讲,自知无知才求知,自知无畏才拼搏。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自知度愈高,求知欲愈强。学然后知不足,知然后更求知。掌握的东西越多,越感到自己学识的短浅。知无止境学无涯。因此,自知之明是求知的不竭动力,求知是自知之明的升华。自知之明通过求知改变自己的无知无识,也是使自己达到自尊自重、自律自信,进而自立自强自如人生境界的基础。

    谦卑处世人常在:谦卑是一种智慧,是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懂得谦卑的人,必将得到人们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 低调做人是一种人生境界,是生存与发展的大智,是一种做人的美德。有句格言说得好“良贾深藏才名虚,君子盛德貌若愚”。它告诫我们,低调做人既是美德,也是完美的人生也。尤其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都在追逐名利,摆阔气,争风头,占鳌头,事事想当第一,处处显露锋芒,唯我独尊,不可一世。这种人太自以为是,是不受欢迎的人,笔者看不起这种人。在信息社会时代,倘若你能以平和的心态为人,脚踏实地做事,名利面前不动心,不花心,远离世俗物欲,不随波逐流,干干净净为人民、为国家做点事,才称得上低调做人,留与美名在人间。

    我们要认识幸福,了解幸福,才能够得到幸福的人生,有了自知之明,处事、待人、接物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事事循理,低调做人,不去胡乱耗时间去批评别人,而是多花时间改善自己,做到万事忍让则自然幸福无忧。

    (作者单位:湖南省临澧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