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调解劳动争议千余件
7级伤残,到底该赔偿多少?永川板桥镇汪家岩村村民徐泽德和某煤矿的老板,僵持不下。为了能早点拿钱治病,徐泽德找到了该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调解员对照着相关法律,给老板算账:“你的精力应用于企业生产,跟职工扯皮划不来。按照劳动合同法,你赔钱是一定的,赖是赖不走的……”同时,调解员也给徐泽德做工作,“赊三不如现二,你的赔偿金要求能不能低点……”
经过调解员的多番努力,双方达成了和解,徐泽德当场拿到了8万元补偿金,只比之前的期望少了1000元。“不用再打官司了,工会调解给力!”拿到钱的徐泽德如是说。
这样的调解例子还有很多。本着“预防为主、调解为主、基层为主”原则,永川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自2007年5月成立以来,成功调解劳动争议案件1093件,为劳动者争取到4100余万元赔偿金,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他们的权益。
在全国率先创建地方工会调解组织
2007年5月,永川区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地方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主要是考虑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与职工发生劳动争议的情况越来越多。而这些案件大部分依靠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多,时间拖得长,劳动者处于不利局面。”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李其金介绍,尤其一些企业主钻法律空子,能把一个案子拖两三年。“挣钱吃饭的农民工,哪里耗得起!”
根据《劳动法》、《工会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工会参与协调劳动争议,既是工会的法定权利,更是工会的法定义务和责任。为了打通绿色维权通道,让劳动者及时拿回应得权益,永川区总工会大胆探索,在征得相关部门的同意和支持后,成立了“永川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同时,区总工会还在镇街、社区和企业构建起三级劳动争议调解网络,培养调解人员,要求他们积极主动地深入基层直接同企业、职工对话,尽可能地解决他们的困难,将可能发生、激化的劳动争议案件化解在萌芽状态。
调解从立案到兑现不超过半个月
接受劳动争议调解申请,从初期的每年50多件,到如今300多件——工会调解在职工和企业中的威信越来越高。
“工会出面调解劳动争议,很有优势。”入驻调解委员会调解中心的重庆石松律师事务所相关负责人解释,一方面,工会作为职工“娘家”,亲和力强,职工愿意听工会说话。另一方面,企业方也有工会,两者或多或少有合作,企业也愿意让工会来调解。
从调解委员会成立至今所调解的案件看,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节约时间,所有案件均做到当事人当天申请、当天立案,从立案到兑现结案不超过半个月,很多案件还是当天调解、当天兑现。二是节约费用,当事人解决劳动争议不花费用。三是不伤和气,以和谐的调解方式解决不和谐的问题,双方均能接受,不会出现职工因维权而丢掉饭碗的现象。
下一步,永川区总工会将加大对调解员的培训力度,深入构建三级劳动争议调解网络。“力争做到小纠纷不出企业、镇街,大矛盾不仲裁、诉讼,充分发挥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在解决劳动争议中化解纠纷、缓和矛盾、促进稳定方面的作用,及时、公正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李其金说。(记者 文晶 实习生 刘俊杨)
·重庆荣昌:进一步优化庭审程序化解行政纠纷
·重庆:解放思想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重庆:买到假烟可找“烟草110”
·重庆:医保个人账户内资金亲朋都可使用
·重庆清查行动破获刑案近500起
·重庆:检察官参加“农民工日”法律服务活动
·重庆:检察官参加“农民工日”法律服务活动
·重庆一分检积极建言不做“莫言”
·重庆垫江法院推进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
·重庆五中院启动司法公开短信服务平台
·重庆荣昌法院健全便民服务网络保障民生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