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基层基础

海口琼山:破解农村职务犯罪线索发现难题

2012-11-12 15:09:2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不怕没线索,就怕不用心  

  云龙检察室干警向辖区群众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云龙检察室于2011年与辖区乡镇政府建立了重大事件通报制度。截至目前,检察室干警共前往重大群体性事件现场11次,发现、收集涉罪线索8件,移交反贪局后对其中4件进行了立案侦查。

  ■云龙检察室4名干警经常深入辖区乡村、学校、农场,走村串户开展法治宣传,每周都要利用2至3个工作日进行下村巡访。村民们所关注的问题和反映的情况,往往是发现案件线索的重要渠道。

  ■云龙检察室指定内勤每天对涉农新闻稿件进行收集、整理,并组织干警利用每周五的学习时间进行集中学习、研究。

  利用职务之便挪用本村征地补偿款47万元的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云龙村委会西尔村出纳林诗海,日前被琼山区法院以挪用公款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

  这是琼山区检察院派驻辖区云龙镇检察室“定点加巡回”的走访过程中,发现线索进而成功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之一。

  2011年1月至今,这个被派驻村镇的小小检察室共发现农村职务犯罪线索30件,移交反贪部门后立案11件,线索成案率超过百分之三十。

  农村远离城市、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普遍存在职务犯罪线索发现难的问题。云龙检察室干警却如何破解了这一难题?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来到云龙检察室进行采访,发现那里的干警在发掘农村职务犯罪线索方面积累了不少值得借鉴的方法和经验。

  社会问题不失察 热点事件不缺位

  近年来,涉及土地、资金的社会热点问题在农村也时有发生。这类问题一旦解决不当,极易引发群众上访、激化干群矛盾。

  云龙检察室干警王昌龙告诉记者,他们在对辖区村舍进行走访调查时发现,这些热点问题的背后,大都隐藏着村官与民争利的情况。关注这些热点问题,查出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对涉事人员逐个分析研究,往往能从中发现有价值的案件线索。

  2011年2月,琼山区甲子镇琼新村委会土岭村因政府征用该村900多亩土地用于文明生态休闲区建设,个别村干部多次组织群众上访,阻挠项目施工。相关部门先后多次召开协调会仍无法平息群众的过激情绪。

  检察室干警在介入调查中了解到,一些带头闹事的村干部已分别得到了建设单位给予的好处费。组织群众闹事的目的是掩人耳目,堵住群众的嘴。

  检察室干警随即将此线索移送琼山区检察院反贪局。经立案侦查,办案检察官查清了土岭村村委会主任莫某东、村民小组长莫某练、村民小组会计莫某进利用职务之便,在协助政府征用土地过程中分别收受建设单位4万元的犯罪事实。

  2011年8月26日,琼山区法院以受贿罪分别判处莫某练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莫某进有期徒刑一年,莫某东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记者了解到,云龙检察室于2011年与辖区乡镇政府建立了重大事件通报制度,出现重大群体性事件,镇政府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通知检察室,共同赶赴现场,研究排查化解方案。截至目前,检察室干警共前往重大群体性事件现场11次,发现、收集涉罪线索8件,移交反贪局后对其中4件进行了立案侦查。

  从11个村民小组账目中发现犯罪线索9件

  “村账是记录农村经济活动的重要凭证。腐败村官往往利用村账管理不够规范的漏洞实施犯罪行为。因此,对管理较为混乱的农村账目进行审查十分重要。一些有价值的案件线索很可能就藏在看似合理的账目中。”云龙检察室主任纪鹏说。接着,他向记者讲述了检察室干警从农村账目中发现案件线索的故事。

  2011年11月,云龙检察室接到云龙村委会西尔村民反映,西尔村民小组因征地补偿款问题与该村外嫁女打官司。由于担心村里征地补偿款账户因民事诉讼被法院冻结,村小组便决定把征地补偿款转到出纳林诗海的个人账户存储,而这笔存款可能存在“猫腻”。

  对此,检察室及时派员进行了解,并建议西尔村民小组推举村民代表组成清账小组进行清账,结果发现林诗海的存储账户有短款问题,部分存款极有可能被其贪污或挪用。

  检察室迅速将这一线索转给反贪局初查。经对林诗海在担任西尔村民小组出纳期间该村民小组所发生的财务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核实,并经海南省检察院技术处对全部财务收支凭证进行司法会计鉴定后,反贪局最终查明林诗海利用其保管存折的职务之便,多次挪用公款共计40余万元用于赌博的犯罪事实。

  为彻查藏匿于农村账目中的职务犯罪行为,2011年以来,云龙检察室共配合本院反贪局、云龙镇政府对辖区11个村民小组的账目进行了全面清查,从中发现涉嫌职务犯罪线索9件,立案侦查3件。对未发现涉嫌犯罪情况的,琼山区检察院及时发出检察建议6份,要求村干部依法公开账目,加强和规范财务管理。

  注重法治宣传教育 倾听群众反映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云龙检察室4名干警经常深入辖区乡村、学校、农场,走村串户开展法治宣传,每周都要利用2至3个工作日进行下村巡访。接触久了,村民们就会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对个别村官不轨行为的洞察,毫无顾忌地向检察室干警反映。而村民们所关注的问题和反映的情况,往往是发现案件线索的重要渠道。

  今年3月,云龙检察室干警在下村巡访时,有村民向他们反映,琼山区大坡镇福昌村委会田心村村民小组原组长陈垂献,家中没有种植养殖业收入,也没有其他生意,但他却嗜赌,且赌注很大。

  干警们了解到这一信息后,立即进行明察暗访,得知陈垂献此前在村里成立了田心种养专业合作社,并争取到海口市农业局下拨的一笔扶持合作社养猪项目的专项资金,经调查,这笔农业扶助资金去向不明,怀疑很可能被陈垂献贪污或挪用。于是,检察室很快将线索移交该院控申科初核后,转反贪局立案侦查。

  经依法侦查查明,陈垂献在担任田心村民小组组长和田心村种养专业合作社社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贪污该合作社国家农业扶持资金25万元。目前,此案已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

  2011年,云龙检察室与本院预防、控申等部门联合举办了全区8个乡镇一个办事处的基层干部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活动,受教育的农村基层干部达1000余人。通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犯罪举报工作,2011年以来,检察室共收集和发现职务犯罪线索7件,立案2件。

  每周五集中研究涉农信息和案件报道

  一次,检察室干警从海南省检察院简报上获悉,白沙县检察院查处的该县七坊镇畜牧兽医站原站长符某侵吞74户饲养户能繁母猪补贴款1.67万元,被法院以贪污罪依法判刑。

  检察室干警意识到,随着国家支农、惠农补偿资金逐年增加,资金发放往往成为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易发高发的重要环节。分析这些已查处案件的发案规律、特点,以案找案,是发现犯罪线索的有效方法。

  为及时捕捉案情和工作办法,加强对中央、省、市支农惠农政策的了解把握,云龙检察室订阅了《中国农民报》、《海南日报》等报纸、刊物,指定内勤每天对涉农新闻稿件进行收集、整理,并组织干警利用每周五的学习时间进行集中学习、研究,从中发现本辖区可能出现的犯罪苗头,并通过专项预防和调研的形式,发现支农、惠农补偿资金发放过程中隐藏的职务犯罪线索。

  2011年3月,云龙检察室干警在对辖区灾后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工作进行专项预防时发现,琼山区政府给大坡镇发放灾后冬季瓜菜种植及土地备耕补贴款时,大坡村委会干部梁某等人趁机虚报受灾亩数,骗取政府补贴款。

  检察室将这一线索移交反贪部门立案侦查后查实,梁某、符某、潘某等人利用职务之便,虚报灾后瓜菜种植面积,贪污政府灾后恢复生产补贴资金10万元。该案被侦查终结向法院提起公诉后,2011年12月8日,琼山区法院以贪污罪一并判处梁某、符某、潘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今年6月,云龙检察室干警在进行退耕还林款发放情况专题调研中,发现在政府退耕还林政策推行后,云龙镇儒林村委会美坦村有些村民种了树却领不到补偿款。检察室对这一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后查明,陈某受云龙镇政府委托,在协助政府开展退耕还林款发放工作中,采取虚报面积的手段,贪污退耕还林款共计5万余元。该院随后对陈某以贪污罪立案侦查。该案被起诉至法院后,陈某被法院作出有罪判决。

  2011年至今,检察室干警通过以案找案、开展专项预防和调研共收集、发现职务犯罪线索6件,立案2件。(李轩甫 蔡宏云)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海南建成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
·海南海口开展消防宣传月活动
·海南:城市公车农村客运车可减免通行附加费
·海南“三融入”助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海南法院首次微博直播庭审
·海南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课题开题

·海南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课题开题
·海南加强旅游环境创新服务管理工作
·海南: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课题开题
·海南法院“两评查”活动成效显著
·海南日报:以党的优良作风促进纪检监察队伍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