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钱 斌
随着我国法治社会进程进一步推进,人民法院越来越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主战场”、维护社会稳定的“减压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人民法官能否做到公正廉洁,不仅是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司法公信力的直接体现,更是衡量一个地方司法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为此,笔者认为法院干警应当处理好三个关系,自觉养成公正廉洁的良好风尚。处理好“一口井”与“一滴水”的关系。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向各地派任官员前,要上一堂“训忠课”,他将官员们带到皇宫的一口水井旁,告诉官员说,做清官、靠俸禄过日子,就像守着一口井,守住井底之泉,井水虽不满,却可以天天汲水,长久不断,用之不尽。
要守好“一口井”。法官是党的干部、国家公务员,是“工薪族”,公务员工资虽不高,但也不算低,只要辛勤工作,遵纪守法,完全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守住这口井,虽然平淡,但也守住了前途和希望,守住了平安与幸福。
勿贪“一滴水”。没有谁天生清廉,也没有谁天生腐败。许多贪官出生于贫苦家庭,通过自身努力奋斗,不断成长进步,成为一名领导干部。他们并非开始就胆大妄为,都是从点滴开始。守着“一口井”不满足,心生贪念,想得别人“一滴水”,于是便有了“一碗水”、“一缸水”,最终走上了腐败的不归路。
深挖“一口井”。朱元璋讲的是淡泊名利的“一口井”,而生于江苏淮安的周恩来总理给我们留下的却是亲民爱民、廉洁奉公的“一口深井”。作为总理故乡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应该传承好周总理顾全大局、一身正气的高风亮节,学习好周总理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的道德品德,树立好周总理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纪律作风,展示总理故乡法院的良好司法形象。
处理好“一条线”与“一把尺”的关系。西方有句格言:法律是最底线的道德,道德是更高标准的法律。法律只是道德的一条底线,违背道德未必违背法律,而违背法律多数越过道德底线。守法只是守住道德底线,道德才是人们行为的一把标尺。
以法为度,做守法公民。法律是底线,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也是悬在我们头顶之上的达摩克利斯剑。那些贪赃枉法的领导干部,并非不懂法、不知法,而是没有守住这条底线。他们心存侥幸,想蒙混过关,最终受到法律制裁。法官是法律工作者,熟悉法律、了解法律、运用法律,但这还不够,还要理解立法精神,树立法治理想,提升法律素养,严格用法律规范自身行为,谨言慎行,严于律己,守法、爱法、护法。
以德为先,做道德楷模。古人讲,只有“尽理”、“明伦”,才能“持节”、“达德”。唯有加强学习,才能把握好道德“这把尺”。“万事德为先”,职业道德是法官行为的价值标尺,它体现了一名法官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作为一名法官,不仅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还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这样才能经得起考验,人民群众才能拥护。
依法办案,做正义使者。如果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法官就是最后防线的守护者。人民群众对司法不满,主要是个别法官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这些法官虽是极少数,但严重影响了法院形象、影响了司法公信力。法院纪检部门要强化廉政意识,健全廉政内控机制,推进阳光司法,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以严明法纪保证法院队伍纯洁性。
处理好“一个一”与“一个零”的关系。就生命而言,身体是“1”,其他都是“0”;就事业而言,廉洁是“1”,其他都是“0”。
大有即大无。“1”与“0”的关系,也是“有”与“无”的关系。个别领导干部经受不了金钱与美色的诱惑,见利忘义、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他们看似富有,但不管聚敛多少钱财,一旦东窗事发被治罪,不仅要退还赃款,还要深陷牢狱,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无形胜有形。金钱与物质是有形的,而廉洁与自由是无形的。坚持清正廉洁、遵纪守法、克己奉公,虽然简单、平淡,但它体现了我们对党与人民事业的忠诚,体现了对自己前途与家庭的责任。为贪小名、贪小利,走上腐败道路,付出身败名裂的代价,最后失去自由,身陷囹圄。那些腐败官员的忏悔告诫我们,要享受人生的幸福,就要有崇高的追求;要享受人生的自由,就要接受法律的约束。
大无即大有。道德有多高,境界就有多高。著名作家梁衡为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一百周年所著的《大无大有周恩来》,叙述他用了20多年才悟出的道理:周恩来总理时时处处的“有”,源于他许许多多的“无”。周恩来总理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不怨、去不留言,体现了他的大有:大智、大勇、大才、大爱、大德、大貌。以“大无”实现了“大有”,以平凡达到了崇高,周恩来总理永远是全党楷模、道德典范和党性纯洁的表率。
(作者系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福州中院审判员:高效办案获称道公正司法解民忧
·江西九江中院举行“感受公正司法”公众开放日活动
·筑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切实保障司法公正廉洁
·应勇:司法公正,人民法院的永恒主题
·法官职业精神:司法公正的灵魂和根基
·我国五大改革举措推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
·我国五大改革举措推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
·规范司法行为 促进司法公正 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力
·长沙:罪犯减刑、假释案要公开审理以促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灵魂”
·加强法院文化建设 维护司法公正文明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