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综治播报

全国各级妇联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积极作用

2012-11-08 11:00:0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妇女报 

    南京鼓楼区妙峰庵社区妇女议事会以“党政决策建言建策、妇女发展献计献策、维护权益出谋划策”为中心,遵循议题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的原则,采取身边事现场议、疑难事上门议、突出事专门议等形式,化解日常矛盾纠纷,保障社区妇女权益,帮扶弱势群体。

    “妇女遇到困惑,在这里能找到人指点方向,希望更多的人知道‘妇女之家’的作用。”在贵阳市南明区中南社区服务中心“妇女之家”,30岁的社区居民廖万丽通过听课和咨询,解决了自己的育儿之惑,逐步掌握了育儿之道。如今,在全国各地的农村、社区以及妇女群众集中之地,各级妇联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抓基层强服务,进一步增强“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指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最重要的是要做好服务。面对各种新的社会问题,各级妇联一定要进一步开阔思路、转变观念,从改善妇女民生、反映妇女民意、理顺妇女情绪、化解妇女矛盾的角度,找准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切入点,发挥妇联组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优势,为妇女群众提供有效的服务。

    服务暖心

    河北省妇联广泛开展妇女信访代理工作,引导妇女群众依法有序表达诉求、推动解决妇女利益问题、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妇女信访代理把维权服务送到妇女群众身边,发挥了社会稳定“减压阀”作用。2011年以来,成功代理案件近7000件,化解矛盾纠纷8000多件,4个设区市实现了妇女群众无一例越级访、集体访,促进了社会稳定。

    吉林省妇联从创业就业援助、扶贫帮困救助、就医就学资助、合法权益维护四个方面,为妇女群众办好八件实事,如年发放妇女创业生产扶持贷款20亿元,为31万人进行“两癌”免费检查,实施5个特殊困难妇女儿童帮扶项目,完善“吉林大姐”五级服务平台等。

    天津市妇联大力发展手工编织业,带动妇女创业就业。截止到今年6月份,天津市手工编织业协会已拥有会员单位360个、站点1200多个,吸纳18万人就业,年加工及销售收入突破12亿元。

    上海市妇联在区(县)、街道(镇)建立了142个“白玉兰开心家园”,凝聚一批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为全市妇女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依托设在全市各街道(镇)的217个“社区家庭文明建设指导服务中心”,努力为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直接服务。

    湖北省妇联着力打造12338湖北女性公共服务平台,把便捷、专业的综合服务送到妇女身边,被妇女群众誉为“不见面的朋友”。

    ……

    各地妇联努力解决事关妇女儿童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努力推动长期困扰妇女群众的权益问题在加强社会管理和创新中得到解决。

    截至2012年6月,在各级妇联组织的积极努力下,全国累计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870多亿元,中央及地方财政落实贴息资金34亿余元,扶持或带动近1000万名妇女创业就业;在完成三年试点任务的基础上,新一轮更大范围的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启动,向5000多名贫困患病妇女发放5600万元救助金;“消除婴幼儿贫血行动”募集资金7000多万元,在首批覆盖西部11个省35个国家级贫困县、使23万婴幼儿受益的基础上,今年将实现覆盖面扩大一倍。

    强基固本

    基层既是社会管理的基石,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

    各地妇联组织将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心放在农村和社区,以配合党和政府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解决妇女儿童“三最”(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为重点,把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各项工作真正做到基层和妇女群众身边,使情况掌握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促进妇女发展的任务落实在基层、妇女工作活跃在基层。

    妇联基层组织设置形式不断创新,扩展了联系广大妇女群众的工作手臂。

    在联系基层妇女群众方面,各级妇联组织既坚持深入基层开展调研,面对面地了解妇女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求所盼,同时又注重借助网络、微博、电子信箱、手机短信等新媒体,积极打造“网上家长学校”“网络问政”“女性e天地”等工作新平台。

    “妇女之家”是各地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有效载体。各级妇联干部进村入户,通过与妇女面对面、手拉手地交流沟通,及时为妇女化解心理困惑,把妇女群众的情绪引导好、疏导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广东省妇联将在村、社区开展“妇女之家”建设作为妇联参与社会管理的平台,争取到省政府1900万元项目经费用于三年内在全省开展500个“妇女之家”示范点项目建设。

    在陕西,基层“妇女之家”创造了“五分钟学习圈”、家暴投诉站、创业联盟、综艺社姐妹情感驿站、社区服务零距离等,得到妇女群众的热烈欢迎。

    ……

    目前妇联组织已在全国农村和社区建立“妇女之家”67.7万个。在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中,“妇女之家”由挂牌成立逐步向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推进,由农村和社区基本全覆盖向女性集中的其他一些领域拓展。

    在持之以恒地建好“家”,精心细致地管好“家”,全力以赴地用好“家”的过程中,妇联组织这个“无形的家”真正成为妇女群众心目中常惦念、感情上可依托、平时找得到、遇事用得上的“有形的家”,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彰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生机与活力。

    打造品牌

    社会管理创新为妇联进一步创造性地做好新形势下的妇女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赋予了重任。

    2011年7月6日,全国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对如何发挥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作出全面部署。

    同年7月28日,全国妇联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意见》,标志着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这一工作将转化为妇联工作的具体举措。

    各地妇联结合本地实际,不断丰富发展以往积累的工作经验,在新的理念下予以升华,为推动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注入新活力。

    北京市妇联积极探索建设“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新途径、新方法,健全维权机制,在妇女权益保护中有效发挥“稳定器”作用;引领妇女发展,在推进创业就业中有效发挥“孵化器”作用;推进家庭建设,在促进社会和谐中有效发挥“调节器”作用;加大救助力度,在帮扶弱势群体中有效发挥“助推器”作用;抓基层打基础,在凝聚妇女群众中有效发挥“聚力器”作用。

    激发妇女群众的主体意识,是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目标。

    在江苏城乡的村庄、社区,活跃着妇女议事会成员的身影。基层妇联组织根据所议内容从村(社区)“两委”中的女性成员、女能人、楼栋长、村组妇女代表、驻社区单位妇女代表中确定议事代表。议事主题来自党政工作中心、妇联工作重点、妇女群众需求,妇女代表定期议事、一事一议、要事随议。

    通过议事,许多地方出嫁女土地承包及相关权益保护难的问题解决了,政府推进饮用水建设、征地拆迁等项目实施了,改善残疾妇女儿童生活窘困的事有着落了。

    妇女议事制度,在为妇女群众提供表达诉求渠道的同时,也建立了一种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模式。越来越多的地方妇联组织将妇女议事会或理事会从村、社区向其他妇女群众分布比较集中的领域拓展,吸引更多妇女群众参与。

    在重庆,各级妇联组织按照自愿参与的原则,以居地相邻、产业相近、兴趣相投、感情相通“四种模式”组织引导农村留守妇女组建互助组。

    目前,全国建立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22.12万个,实现了留守妇女在生产上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扶持、情感上相互依靠、安全上相互关照。

    巾帼志愿服务凸显了妇联组织参与基层社会管理和创新的独特优势。

    宁夏妇联把巾帼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协助党和政府做好稳人心、暖人心、聚人心的工作。实施“四项家庭关爱行动”,建立空巢老人陪护、爱心妈妈、家政服务、扶弱帮困等服务队,开展“三项家庭修护服务”,直接面向家庭开展工作,成为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到2011年底,全国实名注册的巾帼志愿者超过了220万人,各具特色的巾帼志愿服务队有数十万支。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曾指出,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责无旁贷、使命光荣。各级妇联组织要以更加振奋的精神开拓进取,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奋发有为,扎扎实实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妇女群众工作,努力交上一份让党和政府放心、让广大妇女群众满意的答卷。(记者 王春霞)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十六大以来工会、共青团、妇联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江苏省妇联助80万妇女就近解决就业问题
·基层妇联就业创业工作获国务院表彰
·唐山市妇联创新社会管理纪实
·北京东城区妇联创新“一家带五队”工作模式
·安徽省妇联大力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成效显著

·安徽省妇联大力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成效显著
·全国妇联举办“妇联维权工作与社会管理创新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