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时间实现县乡村网格“四级”联动模式全覆盖
一条街上有多少个社区,一个社区里有多少栋楼,每栋住宅楼上住着哪些住户?过去,想弄清这些数字需要多个部门多天调查。如今,通过四级联动的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只要轻点鼠标,各种数据便一览无余,这是11月2日记者在晋中市榆次区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采访时看到的一幕。按照部署,用不了一年时间,这种县、乡、村(社区)、网格“四级”联动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将覆盖全省。
从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念,到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健全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随后5年间,我省的社会管理工作在摸索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速,众多举措真切地改变着日常生活。如今,社会管理创新已经越出传统政法“管控”的范围,成为实践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正着力推进的全省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全覆盖,是社会管理创新最闪亮的一笔。按照省综治委《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今后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由相互联动的四级网络构成。在县(市、区)设立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整合资源承担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矛盾化解、维护稳定等多种职能,主要通过指挥调度、组织协调和责任查究等推进工作。在乡镇设立社会管理中心,这里实行集中办公,主要为大家提供“一站式”审批和“一条龙”服务,是承担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枢纽。社区或村也会设立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主要是探索推动社区化管理或协调村级事物,依托本辖区的人力资源,打造“一刻钟服务圈”。最基层的是按地域面积、人口数量、治安情况划分的基础网格。一般每个网格包含100户至500户居民,网格上同步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辖区内所有住户和单位全部纳入网格管理范畴。网格管理员要熟悉网格内的基本情况,采集管理信息、服务基层群众。
随着全省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全覆盖,最终目标是通过“四级”联动,网格化管理,实现群众身边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社区、矛盾纠纷不上交。(记者 左燕东)
·山西长子: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人民群众
·山西综治委召开二次全会:全省强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山西维稳信访综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
更加务实地加强创新社会管理
·山西晋中升级版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探访
·山西:“五老”发挥余热参与社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