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预防青少年犯罪

洛阳:呵护“折翼”青少年一个不能少

2012-11-07 14:38:1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青年报 

    “拉一把就能成才,推一把孩子就完了”

    每到周日,大学生宋清河(化名)一早就会来到学校附近的一个敬老院,打扫卫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洛阳市涧西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犯罪公诉科科长袁沂告诉记者,2011年5月,高三复读生宋清河在网吧上网,顺手将邻桌女孩遗落的手机拿走。很快,宋清河被警方抓获。当案件进入检察院审查环节时,被取保候审的宋清河已将手机交还失主,认罪态度好,并坦承自己已被一所本科院校录取。

    “当时如果我们起诉至法院,宋清河就会再次与大学无缘,我们决定让洛阳市法律援助中心对他进行社会调查。”袁沂说。通过对宋清河所在的学校、社区和家庭走访,检察院得知宋清河一直老实本分,这次盗窃是出于占小便宜的心理。“我们就根据社会调查报告作出了风险评估报告,认为宋清河的盗窃行为对社会危害性小,得到了被害人的谅解,且父母具备良好的监护帮教条件,因此我们对其作出了不起诉的决定”。

    涧西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韩建生介绍说,该院创造的“亲情会见”机制也让很多被羁押的孩子感受到关爱。“一名15岁的少年在20天内持刀抢劫7次,在羁押期间自暴自弃。然而我们安排他与爸妈见面后,感受到亲情温暖的孩子很快树立了改造目标。”

    韩建生表示,自2009年该院就从未成年人案件审查阶段入手,探索试行风险评估、亲情会见、诉前听证和法律援助四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处理机制,充分发挥教育、感化和挽救作用,尽力减少刑事追诉活动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负面影响。

    在法院的审理环节,洛阳市同样对未成年人注重帮教,关怀备至,探索实施庭前走访、庭审教育和庭后帮教的“帮教三部曲”。

    “一个国内某大型医药公司的制药工程师,一个16岁时就抢夺两万元现金的少年犯,这俩人能合二为一么?”涧西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玉琴谈起少年审判工作,感慨万千。“可他俩就是一个人。这样的孩子拉一把就能成才,推一把孩子就完了。”

    “第一次讯问抢夺两万元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李重阳(化名)时,他不住地说想回学校学习。通过我们的庭前走访,我们发现这孩子本是一个踏实好学的男孩,但内心自卑的他被父亲打骂之后,寻求离家出走时才犯了错。”李玉琴说,在该院实施的庭审教育中,李重阳及其父亲受到了法制教育,都深感痛悔,法院遂判处了缓刑并积极为其减刑,使其顺利考上大学。在法院持续近十年的庭后帮教中,李重阳顺利读完大学,并在硕士毕业后被国内一家大型医药公司录用。

    团洛阳市委副书记冯红超表示,团洛阳市委积极沟通协调,充分发挥政法部门专业帮教力量,洛阳市政法部门进一步深化青少年教育帮扶工作的探索,公、检、法联合制定文件,对在校学生、未成年人等特殊主体实行非羁押诉讼的条件进行了明确界定。2011年洛阳市法院判处缓刑267人,占未成年被告人数的43%,有效保护了未成年人的权益。(记者 韩俊杰 实习生 刘盾)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江苏江宁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纪实
·江苏淮安重点乡镇预防青少年犯罪成效显著
·上海:重视预防青少年犯罪
·温卡华:把握青少年犯罪特点 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犯罪
·陕西陇县检察院“六+四”预防青少年犯罪
·山东综治委预防青少年犯罪专项组会议召开

·山东综治委预防青少年犯罪专项组会议召开
·家长、学校、政府应各尽其责 减少青少年犯罪
·一青少年犯罪团伙被端
·七名青少年杀人被判刑青少年犯罪呈现三大特点
·平舆县检察院成立青少年犯罪专业公诉组
·预防青少年犯罪需提高立法的精细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