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一个建筑工地上,23岁的建筑工程监理员王庆文(化名)正认真仔细地查找质量问题。而在2007年,王庆文因抢劫罪被判两年有期徒刑。在团组织建立的社区青少年维权帮护中心的持续帮助下,他在刑满释放后走上了正确的人生道路。
2011年6月,洛阳市被确定为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试点城市后,洛阳市委、市政府把此项工作纳入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之一。团洛阳市委整合资源,创新突破,依托全市“网格化”的管理格局,与社区、办事处试点共建青少年维权帮护中心,对社区内青少年进行信息排查、动态联系帮扶,同时重点发挥工读学校旭升中学和政法部门等专门力量,构建阵地化的教育格局和多元化的帮教格局。2011年,洛阳市25岁以下青少年涉罪比例为29.52%,比2010年下降1.53%。
依托“网格化”管理,联系帮扶每个重点青少年
2009年年底,刑满释放的王庆文回到家中,一穷二白的家境让他不知所措。“母亲双腿残疾,父亲下岗,我又没啥技术,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就在王庆文彷徨失落时,他所在的洛阳市涧西区南昌路办事处南口社区的青少年维权帮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到他家中走访。通过帮护人员的积极协调,社区先后为王庆文的父母都联系到了工作,并安排王庆文免费学习技能。
“我今年年初学成技能后,找了份工程监理员的工作,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王庆文腼腆地说,自己现在生活稳定,正在谈对象。
自2011年以来,洛阳市开始试行网格化社会管理新模式,按照每1000户或3000人为一格,逐步将全市社区划分为900个网格,并为每个网格配备了专兼职网格管理工作人员。
社区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主要场所,为何不利用网格队伍信息准、联系快捷等优势,创新青少年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呢?团洛阳市委很快就行动起来,与办事处、社区试点共建青少年帮护中心。
记者在南口社区看到,社区负责人兼该社区青少年维权帮护中心主任,社区下设4个网格的网格长分别兼任青少年维权帮护大队的队长,网格中的每个楼栋都设有一名志愿者,负责所在楼栋的青少年信息摸排和联系协调工作。
团洛阳市委书记程建龙介绍,目前团洛阳市委已在全市建立8个青少年维权帮护中心,依托城市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团洛阳市委对全市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基本信息进行全方位摸排,摸排出不良行为青少年409人,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325人,共734人。
针对摸排情况,每个社区都建立了《社区青少年基本信息台账》、《重点青少年基本信息台账》、《重点青少年帮扶记录》,准确掌握了社区的重点青少年的家庭基本情况、社会关系资料、特点与能力资料等基本信息。
“摸排信息和建立台账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主要是对重点青少年的动态联系帮扶。”团洛阳市委权益部部长蔡珺告诉记者,青少年维权帮护中心依托辖区网格服务团队、基层团组织和综治组织资源,按照重点青少年分布情况和个性需求,招募退休专家、律师、教师以及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等成立专家顾问组和志愿者队伍,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引导工作。“青少年维权帮护中心每月都至少举行一次法制教育类活动;对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青少年维权帮护中心工作人员每周都要家访一次,协调解决家庭困难;对正常的青少年,则每季度走访一次,进行动态联系。”
·江苏江宁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纪实
·江苏淮安重点乡镇预防青少年犯罪成效显著
·上海:重视预防青少年犯罪
·温卡华:把握青少年犯罪特点 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犯罪
·陕西陇县检察院“六+四”预防青少年犯罪
·山东综治委预防青少年犯罪专项组会议召开
·山东综治委预防青少年犯罪专项组会议召开
·家长、学校、政府应各尽其责 减少青少年犯罪
·一青少年犯罪团伙被端
·七名青少年杀人被判刑青少年犯罪呈现三大特点
·平舆县检察院成立青少年犯罪专业公诉组
·预防青少年犯罪需提高立法的精细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