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委作出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决策后,胡锦涛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贵在落实,贵在坚持”。历经8年多努力奋斗,“平安浙江”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刑事发案、群体性事件、生产安全事故、信访总量4项主要指标逐年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连续8年位居全国前列。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浙江省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
“浙江经验”关键在于抓落实。
抓落实必须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浙江是我国民营经济发祥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人民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创业,推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使浙江从一个资源小省一跃成为市场经济大省。在“平安浙江”建设中,浙江人民同样发扬了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把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平安建设组织领导机制、责任落实机制、工作保障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认认真真抓落实。在浙江,评价一个地方平安建设搞得怎么样,不是看发了多少文件、开了多少会,而是看矛盾纠纷是否化解了,案件和事故是否下降了,突出治安问题是否解决了,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是否提高了。正是有了这种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平安浙江”的各项目标才真正落实到了实践中去、基层中去、群众中去,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抓落实必须具有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作为改革先行、市场先发地区,浙江省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也遇到了“成长中的烦恼”,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早发多发。面对这些,从省委书记开始,浙江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不回避矛盾,不绕开问题,而是敢于面对、迎难而上,带头到矛盾突出的基层去,到困难较多的一线去,到难点焦点问题聚集的地方去,向群众问计问策,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抓落实、促发展、出实绩。由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变管理为服务,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平安浙江”建设过程中,浙江省所制定的政策措施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参与“平安浙江”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平安浙江”建设才深入人心、步步推进,从而确保了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抓落实必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8年多来,浙江省历经党政换届、人员变动,但建设“平安浙江”战略一经确定,一张蓝图、一个目标,一任接着一任、一届接着一届,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如一把“平安浙江”作为“第一责任”,摆上与发展经济“第一要务”同等重要的位置,放在心上、抓在手中,统筹兼顾、标本兼治。他们认为,抓平安就是促发展,抓平安就是保和谐,抓平安就是为民生。正因为浙江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正确政绩观,在“平安浙江”建设中,他们才会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胸怀使命感责任感,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解决问题,一步一个脚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平稳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在“平安浙江”建设中,浙江省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不懈、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探索创造了“浙江经验”。在推进“平安浙江”工作过程中,浙江省各级党政领导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其优良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同样值得全国政法战线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借鉴。(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