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各地经验

浙江潮州:信号灯”工程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2012-11-06 10:23:5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潮州日报 

    “防护栏”助力项目实施

    为推动“信号灯”工程实施,湘桥区举办了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专题培训班,对各街道(镇)涉农各部门负责人和全区农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了专题辅导,并组织学员到饶平县大澳村、上浮山村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行点实地观摩学习。在此基础上,区密集出台了《湘桥区村级组织动态管理工作方案》等9个文件,引导各村学好“交通课”,建好“防护栏”,系好“安全带”。

    湘桥区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实施“信号灯”工程中,区根据各村分类排队的实时变化,对各项情况有较好改善的“红灯”或“黄灯”村,适时逐级调整到“黄灯”板块和“绿灯”板块;对工作出现退步的,发出“预警通知书”,将不再符合“绿灯”标准或“黄灯”标准的村及时向“黄灯”板块和“红灯”板块逐步退级。同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将已解决的问题进行销号,将新出现的问题纳入台账,建立问题排查台账及销号制度。“可以说,实时监控、动态管理是这一工程的最大特点。为掌握各村的实时变化,我们还在各村聘请了‘信号灯’监督员,建立起多渠道信息收集反馈制度。”该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湘桥区积极探索公推优秀村民加入党组织制度、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制度和探索推行党支部书记兼任村经联社主任制度,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如今,锡美等7个村已试点公推农村优秀村民入党及公推村级后备干部工作,通过自荐、推荐,党员、村民代表公推,公示监督等程序,票选出19名优秀村民进入组织培养程序,积极探索农村发展党员难、优秀人才入党难、发展党员群众基础不强等突出问题的解决办法,探索解决农村改制后村级班子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巩固了党在农村基层执政基础。

    该区还放宽视野,创新形式,采取多渠道加大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为村级领导班子长远建设提供人才储备。如凤新街道针对个别素质较高的民营企业家参与村集体活动少,党员群众不够了解的情况,街道在组织考察的基础上,突破常规,由街道非公有制企业联合党支部进行培养,并创造条件让其参加村集体活动,待培养成熟时再转至村党支部进行吸收,为村级班子储备后备力量。去年,该街道共吸收20名农村预备党员,今年“七一”前夕,街道党工委又审定了29名农村入党发展对象。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辽宁抚顺“户联网”建五级农村社会管理模式
·河北邢台推行“四个覆盖”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辽宁抚顺:“户联网”构建县乡村片户五级农村社会管理模式
·海南“三融入”助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湖北荆门建协会推民主 夯实农村社会管理根基
·农村社会管理与三个关系

·农村社会管理与三个关系
·肃宁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
·建设幸福新家园打造和谐新农村 探访社会管理创新“绵竹模式”
·山东诸城创新社区化农村基层社会管理
·肃宁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村里大事小情村民拍板
·格尔木市东城区大格勒乡积极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