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平安浙江’,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全、更体面、更有尊严。”浙江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强说,浙江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平安浙江”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为民靠民惠民,不断改善治安法治环境,社会管理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为安居乐业提供制度保障
学习香港等地先进警务经验,杭州组建特警治安防控机动队,街面发案数大降;以“70码”事件为契机,依法依规严管重罚交通违法行为,交通面貌为之一新;吸取铅中毒事件教训,全省半年关停2601家环境污染企业;宁波推出“和谐企业”评价体系,切实保障职工权益,维护企业稳定,使劳资关系走向和谐
今年10月19日17时许,杭州百货大楼顶楼广告牌上,一名女子欲跳楼轻生,接到指令后,正在武林门一带巡逻的治安机动队民警3分钟内赶到现场,成功化解了一场危机。
杭州是“东方休闲之都”,每天游人如织,街面侵财性案件一度多发。学习借鉴香港等地先进警务经验,2011年10月,杭州市公安局率先组建了治安防控机动队。
头戴贝雷帽,身穿战训服,腰系多功能腰带,脚穿作战靴,随身配备92式手枪……这支由150名特警组成的治安防控机动队分三个班次24小时全天候在街面巡逻,与分局巡特警大队、派出所110巡逻车相互配合,增强了对街道、旅游景点、车站码头等治安复杂地点的治安管控。一年来,街面发案数、接警数明显下降。
“建设平安杭州,就是要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杭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金财介绍,2009年5月7日夜,胡斌驾跑车将正在过斑马线的行人撞飞致死,“70码”事件一时轰动全国。虽然后来查明的事实真相与网络传闻出入很大,但杭州以此为契机在全市进行交通秩序大整顿,严管重罚交通违法行为。现在,机动车依法行驶、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已成为杭州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目前在浙江,安居的概念已不仅是治安良好,还包括衣食住行等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2011年3月,浙江发生两起血铅中毒事件,省有关部门壮士断臂,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环保风暴,半年依法关停了2601家环境污染企业,彻底消除了铅污染隐患。在“清剿火患”战役中,全省一年半依法查封、关闭4万多家火灾隐患企业。省委副书记、省长夏宝龙说,“GDP固然重要,但决不能以损害群众利益、扩大社会矛盾为代价。”
劳动合同签订率100%,职工社会保险参保率100%,职工年人均工资增长率7%……在宁波市,“和谐企业”是企业最为看重的金字招牌。但是,要拿到这块金字招牌并非易事,上述这些指标都是一道道硬杠杠。宁波市和谐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共分5个一级指标37项二级指标,其中劳动关系是重点,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工资收入、集体合同、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劳动保护等职工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占据分值比重最大。
“凡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污染环境事故、重大群体性事件,都要被一票否决,取消和谐企业参评资格。”宁波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勇说,企业和谐不和谐,职工说了算,职工满意度测评在85分以下的,一律不得申报和谐企业。
目前,浙江省已评选出各级先进和谐企业1万余家,保障了职工利益,增加了职工收入,维护了企业稳定,使劳动关系双方走向和谐。
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
浙江力推以方林村为代表的民主法治村建设,目前,全省95%的村达到民主管理、社会治安的规范化标准,通过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人民群众参与“平安浙江”建设的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夯实了“平安浙江”建设的基层基础。
方林村地处台州市路桥区十里长街源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0余亿元、集体经济净收入1770万元。去年8月,经全体村民投票,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了第四部村民自治章程,共9章508条规定,非常具体。现在每月初,村委会都在互联网上公布财务收支等信息,由于做到了民主、公开、透明,村里一年也没有发生一起矛盾纠纷,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小康村、民主法治村。
在民主法治村的示范带领下,目前,全省95%的村达到了民主管理、社会治安的规范化标准。通过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人民群众参与“平安浙江”建设的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夯实了“平安浙江”建设的基层基础。
后陈村位于武义县城乡接合部。过去干群关系紧张,村民上访不断。2004年,该村群众选举产生了全国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进行村务民主监督。8年来,村集体收入由20万元增加到320万元,40余名村党员干部零违纪、村民零上访……
推广“后陈经验”,现在,浙江省所有行政村都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效解决了农村财务不公开、决策不民主、管理无规章等实际问题,推进了基层平安建设。
舟山市定海区计划建一个肉联厂,前两次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时,评出污染扰民、卫生防疫等隐患,均确定为高风险,区政府决定暂不实施。第三次选址在远离居民区的山岙,严格按当地群众要求采取了环保措施,风险评估后确定为低风险,这才批准实施。
4年多来,定海区对182个重大事项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准予实施126项、暂缓48项、否决8项。由于群众参与了决策全过程,经过风险评估的项目实施后没有一项引发群体性事件,连续7年获得浙江省“平安区”荣誉。
环境保护、城乡规划、重点工程建设等,往往牵涉到群众利益,稍有不慎,容易引发社会矛盾。李强介绍,从2008年开始,浙江省建立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凡事关民生的重大工程项目,事先必须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一些地方还举行听证会,请市民代表谈观点提意见,扩大公众参与,自觉接受监督。今年以来,全省评估项目2928件,停止实施259件,有效地避免和消除了一些不稳定因素。
让群众共建共享“平安浙江”
人民群众是“平安浙江”建设的主力军。由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工人自发组织的和事佬协会、社区和谐促进员的身影活跃在城乡、街道、社区,成为调解邻里纠纷、维护社区治安、促进基层和谐的坚实力量。政府也投入大量财力,加强城乡、社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群众的广泛参与,政府的投入引导,使浙江老百姓的安全感始终居于全国前列
和事佬协会,这一民间草根组织由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工人自发组成,来自社区,服务社区,常在小区走一走,常到楼道看一看,看到陋习说一说,碰到纠纷劝一劝,遇到求助帮一帮,解决了许多麻烦事。
目前,杭州市2924个社区、村已全部建立起和事佬协会,20770名和事佬已成为预防化解矛盾、促进基层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与和事佬协会一样,在宁波,社区和谐促进员的名头也很响亮。调解邻里纠纷、维护社区治安、监督交通秩序……该市17.2万余名社区和谐促进员将大量治安隐患、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人民群众是平安建设主力军也是裁判员。平安不平安,老百姓说了算。在“平安浙江”建设中,浙江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前几年,省委考核组在某县考核测评时,发现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都不高,安全感满意率也达不到85%,结果这个县被取消了当年平安县评选资格。
退休中学教师胡爱芬在长庆街道御跸社区已住了十几年,她说过去晨练时,经常听说张家丢了电瓶车,李家夜间进了盗贼,但自从小区封闭后,太平多了,夜间睡觉也安心了。
“胡老师所说的小区封闭,与庭院改造工程有关。以御跸社区为例,小区封闭后,新设立了11个岗亭,聘请了35名保安昼夜值班,86幢楼房217个楼道全部安装了电子防盗门,1000多万元经费及保安工资全由政府买单。”长庆街道副书记李一崇介绍,人防、物防、技防组成的综治网络大大增强了社区治安防控能力,居民的安全感满意度明显上升。
从2008年开始,杭州市政府投资30多亿元,以平安舒适为标准,对972个老旧小区庭院4399幢房屋进行了改造,18.8万户受惠。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邵占维说,建设“平安杭州”,要让生活品质之城的阳光洒进每个庭院,让“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幸福遍布每个家庭。
8年“平安浙江”建设,境安带来民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目前,浙江省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6.9和60.8平方米,家用汽车拥有率每百户城乡居民分别达到了33.7和13.4辆,均居全国前列。按照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进行的综合评价,浙江省社会发展水平总指数位居省区第一位。
经济发展了,社会和谐稳定了,政府也有了更多的财力和精力用于改善民生。“十一五”期间,浙江省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累计达7595亿元,年均增长21.1%,连续5年财政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
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幼有所学、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弱有所助,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城乡国民同等待遇正逐渐变为现实。从2009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700万名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每人每月都能领取60元的基础养老金。
370多万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保体系、城镇新增就业81.9万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浙江省接连推出的各项利民惠民新政,让全省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带来的富裕、平安、体面和尊严。(记者雷晓路 陈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