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山东

山东省东营中院创建“书香法院”

2012-11-06 09:10:0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人人享书乐 处处飘书香

  “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一个不读书的法院很难站在时代的前列。”任何一位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干警都会如此说。似乎有点绝对,但在思想深处,认识就是如此简单!读书、学习,在东营中院蔚成风气,成为全体干警内在的需求。

  全院飘书香:不怕没书读,就怕不读书

  是什么点燃了东营中院干警的读书热情?这是一个需要追问的问题。

  已经集“全国文明单位”、“集体一等功”等荣誉于一身,而“东营经验”更是响彻大江南北。东营中院党组一班人认识到,过去先进并不等于永远先进,决不能躺在过去的荣誉簿上睡大觉、吃老本,要激流勇进,有新作为,必须苦练“内功”。为此,东营中院开始创建“书香法院”,以此作为提高干警素质与促进法院整体进步的突破口。读书学习不是新名词,但是如何让干警积极主动地读书学习,如何激发不同岗位、不同学历干警的学习兴趣,如何为干警读书创造良好的氛围,如何满足不同爱好的干警读书需求,这是东营中院党组一班人着力解决的问题。

  立足“书香法院”创建,东营中院确立了以“共性学习—类别学习—个性学习”为层次的学习体系,实行“全员互动学习”。共性学习旨在强化基础性的政治业务学习,东营中院春节后的“教育培训月”活动已经开展了三年,内容涉猎时政分析、审判业务、廉政建设、法院文化等方面。政治理论、党政方针和基本审判业务知识的学习,是必须定期组织、全员参与的,这是硬指标!类别学习着力解决“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问题,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业务层次的干警,倾向性地进行引导和培训。个性学习注重对个人喜好的尊重。

  积极为干警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多的保障,是东营中院党组一贯努力的方向。在完成上级培训任务的同时,该院每年都坚持选派一定数量的法官到国内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参加中短期培训,并按规定报销学费。目前,共有30余名法官赴美、英、法、德、澳等国家以及港台等地考察学习深造。为了方便干警读书,该院完善了图书馆,建成了电子图书馆,为每名干警配发了储存丰富、便于携带的电子书,让干警们可以“走到哪里读到哪里”。

  为了建立读书学习长效机制,东营中院先后出台了《2011—2015年全市法院学习型法院建设规划》、《关于创建学习型法院的实施意见》、《学习型法院建设工作考核评估办法》和《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安排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实现了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和多样化。

  成果共分享: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如果有段时间不读书,就觉得自己游离于这个集体之外了。”这是东营中院很多干警的心声。据统计,目前,东营中院干警每天读书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占78%以上;从数量上看,每人每年都能精读各种经典著作10本以上。

  说起东营中院研究室主任曹志海,同事们都亲切地叫他“曹教授”。他每天的日程是这样安排的:早上5点起床,看书1个小时,6点给家人做早餐,7点半到单位再读书1个小时,上班时间或者写材料,或者写读书心得,晚上下班后再读书2个小时,算下来,每天的读书时间都能保证至少4个小时。曹志海告诉笔者:“去年我一共读了50多本书,写了近40万字的东西,好的东西就挂到我们内网与大家共分享,甭提多给劲儿了。”

  像曹志海一样,东营中院的法官们都愿意把自己读的好书和读书体会与大家“共享”。走进东营中院的办公楼,迎面的电子屏上是干警推荐的优秀书籍和精彩片段。据了解,“好书推荐”、“精彩片段”每个季度征集一次,经院长审阅后轮流播放。打开东营中院的内部网站,读书栏目已成为重要板块。“干警博客”中的“好书推荐”、“读有所得”栏目尤其受欢迎。“好书推荐”栏目分“院长荐书”和“干警荐书”两个板块,推荐书籍供干警参考;“读有所得”栏目择优展示干警读书心得、时政热评、散文随笔,乃至于对当下司法和法官职业的思考。“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网页,浏览新闻,看看博客。”“干警博客”已经成为全院干警交流读书体会、共享读书成果的一个重要平台。

  在东营中院,外出学习考察归来后都会以课件或者授课交流的形式分享收获,这是制度,也是惯例。上一期的“读书时间”,从法国学习归来的张淑宁法官和大家分享了在法国学习的体会。“全院200多人,就1个名额和机会,我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尽最大所能学能学到的,分享能分享的。”张淑宁如是说。

  东营中院每周五下午是“读书时间”,2012年第四期的主讲人是该院刑二庭的张宁,他喜欢读历史书籍,因而他交流题目是《改革者的人性与改革命运》,来听讲座的有30个人,都是对交流内容感兴趣才来的。“这种不带强迫性的学习交流,形式上更多样、内容上更灵活、效果上更受干警欢迎!”教育培训处处长李祥升介绍说。

  自2011年开始,结合“法官教法官”、岗位大练兵活动,东营中院建立了领导班子成员轮流授课和“法官茶座”制度,利用每周五下午的时间,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季度办案能手和相关庭(室)长轮流为全院干警授课。如今这一时间段被确定为“读书时间”,成为该院“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一个缩影。

  读书真给力:张口会说,拿笔会写,坐在审判席会办案

  读书,带给干警的不仅有理论上的提高、思想上的充实和内心的静谧,还有司法技能的提升。

  “你是东营中院的吧?”在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培训课间休息时,东营中院政治部的袁永林正在与别人聊天,有一个外市的法官过来问道。“咦,你怎么知道?”“从言谈中可以感觉到,你们东营中院有种独特的‘精气神’!”“有什么不一样呢?”这个到东营中院工作不到三年的“小青年”琢磨来琢磨去,“要说不同,可能是我们身上的书卷气更浓些吧。”袁永林似乎找到了让自己满意的答案。

  案件审判是法院的主业,案件审判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法官业务能力。在“书香法院”创建过程中,为促进读书学习与案件审判工作的融合,转化读书学习成果,东营中院提出案件实体质量管理课题。案件实体质量管理定位于借助理论知识体系,实现案件实体审判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案件实体质量管理课题的推进,给法官提供了系统整理裁判知识的途径,为法官相互交流和学习裁判知识提供了平台,促进了法官群体知识素养的提升;在法院内部形成不间断的裁判知识累积和循环更新过程,汇集法官集体智慧,形成法院裁判知识库。东营中院倡导对某一类案件审判有浓厚的兴趣并有研究心得的法官,对某一类案件审判思路、审判技巧、审判经验等进行总结、提炼,形成特定类型案件审判规则。审判规则编制的过程,对编制者而言,是一个系统学习、系统整理的过程;对他人而言,特别是刚刚从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新手”,或者是相关案件审判的人员而言,则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随着这项课题的推进,东营中院已编制形成30余类常见案件实体裁判规则。

  东营市律师协会会长、山东达洋律师事务所主任孙瑞玺说,现在东营中院的法官,“张开口会说,拿起笔会写,坐到审判席上会办案”。截至目前,该院案件服判息诉率达到99.31%;各党支部获得集体荣誉43项,党员85人次立功受奖。(张江涛 翁秀明 胡祥英)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山东莱芜实施群众学法“十百千万工程”
·山东郯城县检察院建成集约型案件受理中心
·山东博兴检察院年轻干警到基层协助工作
·山东平原县:“三进三服务”服务民生在实处
·山东检察长:充分发挥好检察室前沿阵地作用
·截至目前山东破获各类食品安全犯罪案件480余起

·截至目前山东破获各类食品安全犯罪案件480余起
·山东颁布见义勇为人员奖励条例
·《人民检察》办刊工作座谈会在山东莱州召开
·山东诞生首部湖泊保护地方法规 湖泊保护实行名录制度
·山东举办民生政法大型宣传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