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博客

任松筠:平安水平与民生幸福比翼齐飞

2012-11-05 16:00:0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为一名跑公安的媒体记者,我对江苏公安这几年基层基础建设的成效感触尤深。与基层社区一个个普通民警交流,从一个特殊的视角观察他们,我时常被这些可爱的民警们的默默奉献所感动。

    “小成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您到常州来,收获特别多……”今年6月初,记者亲眼目睹了被常州百姓津津乐道的 “小成故事汇”。我注意到,“小成故事汇”的主人公、社区民警成舒虽然已经怀孕,但她仍在工作岗位上忙碌着。

    两年前,入警不久的成舒成为一名社区民警,性格好、嘴巴甜的她打出“亲情牌”,很快便和居民们打成一片。她以辖区警情为素材用心制作的 “小成说防范”,本是纸质宣传单,因为广受欢迎,被常州电视台制作成专题节目,每周播出,令更多市民从中受益。

    “派出所是公安机关最大的基层,社区警务是公安工作最重要的基础。”近年来,江苏公安机关大力推动社区民警专职化、社区警务专业化。“不得向社区民警下达破案抓人指标,不得随意抽调社区民警参与临时性、应急性任务”,这更是不得触碰的 “高压线”,目的是保证社区民警集中精力种好“责任田”。

    信息全警采集,是江苏警方夯实基础的创新举措。对于社区民警而言,采集信息与安全防范、服务群众同等重要。依托地理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无锡警方将人员、单位、案件等信息与建筑物、房间、地址等信息关联起来,通过信息交叉对人员活动轨迹进行实时掌控,实现了“以房管人”、“信息控人”和“轨迹查人”。目前,全市30.4万栋标准地址建筑物、9.6万余栋非标建筑全部与人员信息实现紧密关联。

    命案发生后仅3小时,犯罪嫌疑人就被成功抓获,而且被害人和嫌疑人都是到苏州仅5天、没有留下太多活动轨迹的流动人口。苏州警方神速破案的秘诀在于:社区民警在被害人、嫌疑人到达苏州后,就及时采集到他们的个人信息,办案民警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研判分析,第一时间锁定了嫌疑人。目前,苏州市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率达到95.6%,违法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前的信息登记率达到85.3%。

    涓涓细流归大海,基层民警采集的各种信息,全部汇总到“江苏公安综合管理服务工作平台”(简称 “大平台”)。如今,“大平台”已经累积各类信息120亿条,整合社会信息19类12.5亿条,日均信息增加890万条。海量信息,为维护稳定、打击犯罪、管理服务提供了丰富鲜活的源头数据。

    “基层民警今天采集的每一条信息,明天就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江苏省公安厅厅长孙文德对记者说,“在新的侦查模式下,信息是基础,每一条有效信息都可能在案件侦破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比对串并,由点及面,形成面上打击效果。”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