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各地经验

郑州工商:一个网格化 暖了百姓心

2012-11-02 16:15:2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南日报 

    一张“网”,包罗社会万象、覆盖百姓民生;众多“格”,实现责任到人、摒除死角盲区。今年4月以来,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的“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创新长效机制,已深入省会郑州的角角落落。郑州,正在迈入“网格化时代”。

    在这场创新社会管理的变革中,如何积极融入大局,更好地履行职责,对于每一个政府职能部门而言,都是一次全新的考验。

    身处“网”中的郑州市工商局,通过主动融入全市网格、积极拓展自身职能、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以“网格化监管”促进“五个工商”建设,锻造出郑州工商的新形象、温暖了百姓的心。

    一封感谢信的背后

    网格化管理是社会管理创新,是持续推动工商监管服务职能到位的有力抓手。

    近日,一封来自哈尔滨的感谢信寄到了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的案头。写信的是哈尔滨的一位普通消费者王杰女士。

    今年9月,王杰通过互联网向郑州一家商贸公司缴纳了2000元服务费,约定由该公司提供股票交易指导服务,但该公司很快就断绝了与王杰的联系。只有一个QQ号和公司名称、不掌握该公司的详细地址,还能找着他们吗?气愤的王杰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向郑州市工商局12315维权热线投诉。

    金水区工商分局柳林工商所执法人员接到投诉后,迅速启动了“网格排查”机制,在辖区内进行地毯式搜索,最终在21世纪社区的一所居民楼内找到已停业的这家公司。

    让王杰没想到的是,仅仅一个星期后,她就通过网银拿回该公司全额退还的2000元钱。郑州工商是怎么做到的?带着感动和好奇,王杰向工商人员打听原委,听到了一个新鲜词儿——“网格化管理”。

    得知事情能够迅速解决源于吴天君在郑州倡导的网格化管理时,王杰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给吴天君和工商所分别写了感谢信。

    何为“网格化管理”?

    “建设网格化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以差异化职责为保障,以信息化平台为手段,促进条块融合、联动负责,形成社区(村)管理、社区(村)服务与社区(村)自治有效衔接、互为支撑的治理结构,实现政府职责特别是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在基层的有效落实。”蹲点调研数月后,吴天君这样诠释“网格化”。

    “网格化管理是一种社会管理的创新。在工商系统具体体现为网格化监管,它是全市工商工作的一项基础保障性工程,是持续推动工商监管服务职能到位的有力抓手。”通过近半年的实践,郑州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岳希忠如是总结“网格化”。

    事实上,这也是郑州市工商系统在网格化管理实践中,经历了追赶、超越,实现了由“落后”到“先进”转变之后收获的真知。

    从今年4月底以来,郑州市逐步跨入了社会管理的“网格化”时代。而此时的郑州市工商局正处于领导班子换届的当口。待到5月底,当岳希忠等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发现,郑州市工商局在融入、对接全市网格中,已落后于兄弟部门。

    起步晚,必须主动加压;落人后,更当奋起直追。自5月26日起,由岳希忠担任“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领导小组组长,郑州市工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赵小林担任常务副组长,全局上下,齐心协力,通宵达旦研究,加班加点工作,制订了《郑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落实“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实施方案》、考核奖惩办法、责任追究办法等。

    5月30日,郑州工商系统吹响了网格化工作的“冲锋号”,全市工商系统快速融入地方党委政府网格,实现“条”、“块”的有机融合。目前已完成了与各县(市、区)三级网格的全面深度融合与立体无缝对接。通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联合排查执法和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工商系统网格化管理工作实现了监管执法效能、市场主体数量、群众参与度和基层工商监管人员工作积极性等“六个明显提升”,凸显出体制机制创新的强大动力和生机活力。

    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对郑州市工商系统网格化对接运行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河南省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春艳亲自批示:“郑州市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提出工商工作网格化管理意见,既是工商网格监管的持续,又是新形势下履职尽责的创新。”

    一名工商网格员的感慨

    过去案件查处是“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现在网格把“看得见”的和“管得着”的“框”在了一块“责任田”里,案件查处效率高了,离群众更近了。

    对基层工商所的所长们而言,长期困扰他们的最大难题是什么?“人手严重不足!”

    有多严重?看看金水分局柳林工商所就知道了。在这个所的监管辖区内,共有14个专业市场,20000余户经营主体;而该所的监管人员只有10名,平均每人监管2000余户,“按照每天巡查20户计算,全部巡查一遍就需要三四个月”。该所所长马拥军说,“1∶2000的后果就是,很多违法经营行为难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发现了也难以在第一时间查处。”

    自从融入地方网格化监管平台之后,依靠网格形成执法合力,使执法力量得以几十倍的增加,全市17634个三级网格就是17634双发现案源、反馈问题的“眼睛”,3102个二级网格就是3102根查处案件、快速出击的“触角”,有力地弥补了基层监管执法力量的不足。

    5月27日,新郑市龙王乡小左村的网格员早起遛弯儿,无意中发现了一家刚刚开工的麻辣食品非法加工窝点,他及时上报负责该网格的工商干部,当天上午10点多钟这个窝点就被取缔,从该窝点开始生产到被查处取缔,全程不到四个小时。“这样的处理速度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新郑市工商局局长郭建军说。

    工商部门过去都是单兵作战,有些棘手案件难以查办。融入辖区网格后,由当地政府牵头形成联合执法、联动查处的有利局面。过去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今变成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线多网大、上下齐力,诸多社会问题便迎刃而解,实现了基层监管执法的“无缝对接、全面覆盖”。同时借助网格的执法合力进一步提升了“中原红盾”系列专项行动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从而有效推进了工商行政管理各项职能到位。

    郑州市经开区潮河办事处二郎庙社区,在网格长的组织下,短短一个星期时间内,工商、质监、文化等多部门联合执法,一举查获了40台机器的“黑网吧”等6起案件。

    执法效能的提升让这个辖区的工商干部任云杰感慨地说,过去案件查处是“等、靠、要”,发现问题滞后、案件查办困难。现在“网格”就像是自家的“责任田”,案件查处效率提高了,离群众更近了。

    过去是“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现在“看得见”的和“管得着”的一起在“网格”里发挥作用,一方及时发现案源,一方合力执法快速查处。数据显示,4月份开展网格化监管以后,当月由群众举报查处的非法经营案件达642起,比2至3月份的398起增长64%。

    一个网格QQ群的尝试

    把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都“网”到一起,共同“织网”,这个“网”的网眼织得越小、越密,“漏网之鱼”就越少,社会也就越安定和谐。

    如今在郑州市上街区,不少基层网格长和普通工商户每天上网时都多了一项内容,就是到工商部门建立的网格QQ群里“逛一逛”。

    该区工商分局局长成江北介绍说,网格QQ群是一个尝试,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二、三级不同层次的群,规模最大的有600多人参与。传递信息、服务群众、发现案源……QQ群把网格里的相关人等联系起来,在互联网上又织起一个平行的网格天地。

    专家指出,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综合的创新系统,包含着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包含着党委、政府、企业、社会机构以及公民个人等社会管理主体及参与主体的要素创新,包含着社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方方面面。

    融入地方网格化管理平台后,郑州市工商局不断完善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创造力,努力把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都“网”到一起,共同“织网”,郑州市工商局局长岳希忠认为,依靠市、县(区、市)、乡(镇、办)村组楼院,居民社区逐级建网,“这个‘网’的网眼织得越小、越密,‘漏网之鱼’就越少,社会问题解决得就越多,社会也就越安定和谐。”

    在网格化监管的实践中,创新无处不在。最近,河南汇元大厦物业管理中心经理席红梅又多了一个“新身份”——工商三级网格员。跟席红梅一样,郑州市金水区的很多物业人员都被吸纳进工商网格监管网络中。将居民楼院、写字楼物业公司纳入网格化监管框架,是金水工商分局积极创新网格化监管手段的一次尝试。

    “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长期与业主和经营者接触,第一手材料详实丰富,各个楼层的入驻动态烂熟于心,很适合成为网格化监管的网格员。”该区经八路工商所所长潘磊说。

    今年6月,金水区工商分局对辖区内65家物业公司经理进行网格化管理培训,这些物业公司网格员“上岗”后,很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经八路工商所仅用两天就排查写字楼15栋,发现实际经营地址与注册地址不符的企业14家,超范围经营的公司和个体户6家,无照经营4户,现场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0份,立案查处案件5起,向相关部门抄告无证旅馆两家。工作效率之高,令人惊叹。

    一座“连心桥”的搭建

    3102个二级网格,搭起了3102座为民服务、履职尽责的“连心桥”。小小的网格,密切了政府职能部门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创新社会管理从本质上讲,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网格化管理亦如此。

    在全市工商系统推进网格化监管动员大会上,岳希忠说:“网格化管理发现问题的重点在基层,对象是群众。不深入群众就发现不了问题,不发动群众就解决不了问题,不服务群众就赢得不了民心民意。”

    今年6月底,消费者姚女士在某汽车4S店购买一款汽车,但4S店交车时要求姚女士加价9000元。姚女士将此事反映给了郑州市工商局专业分局的网格管理员,经过执法人员认真调查、积极调解,最终使该4S店同意姚女士按合同价提车。

    家住郑州市一家属院的王秀洪老人,爱人患脑栓塞后遗症瘫痪在床,为解决生活困难想开办一家书店。从社区网格长那里了解情况后,工商人员主动送照上门,帮助老人办理各项审批手续并投入营业。

    得知素有“新中国第一店”的王府井百货集团正在郑州筹备招商,工商网格管理员主动上门服务。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庞淑琴说,“王府井百货在全国有20多家分店,但像郑州工商这样冒着酷暑上门服务,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的,还真不多见”。

    截至目前,郑州市工商系统借助网格已累计受理消费者权益咨询申诉、举报17387起,办结15962起,由群众举报查处的非法经营案件达7150起。

    有群众在感谢信中赞叹,“工商部门时时刻刻就在我们老百姓身边,无照经营少了,伪劣食品少了,消费环境变好了,我们的心也暖了”。

    网格,把工商部门的职责落在了“为民”这个大命题上,把理念统一到“服务”这个主旋律中,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最宝贵的民心。3102个二级网格,搭起了3102座为民服务、履职尽责的“连心桥”。小小的网格,密切了政府职能部门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正如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所讲“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好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郑州市实施网格化管理的根本导向,也是网格化管理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建立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的指导思想是:强化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强化城区基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责,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职能作用和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完善城区基层“全覆盖、无缝隙”的网格化管理网络,探索建立“条块融合、职责明确、联动负责、逐级问责”的城区基层工作推进机制,形成“人往基层走、物往基层用、钱往基层花、权向基层放、劲往基层使”的良好局面,为加快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郑州都市区建设,营造“稳定、有序、和谐”的城区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

    透过郑州工商呈现在网格中的一片片风景、透过这一座座“连心桥”,人们欣见政府与群众的互动正在加深,社会建设的文化与制度环境进一步改善,一大批富有现代参与意识的公民已成为建设和谐郑州的主体力量!(记者 芦瑞 方舟)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八年后再闯关——开放户籍制度改革 郑州的勇与谋
·郑州多警联动成功解救被劫持女童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免收通行费后考验地方政府管理能力
·郑州日报:百姓福祉才是真正的“国计民生”
·郑州高新区:让信访百姓“走对路找对门”
·郑州日报:公开是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良方

·郑州日报:公开是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良方
·2012年全国刑法学术年会在郑州召开 张军出席并作专题报告
·郑州社区积极开展网格化系列服务活动
·郑州:民生情怀贯穿信访全过程 "绿色通道"成就四个100%
·郑州日报:论建设清新从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