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大漠旅游美景,也带来了城乡一体化后的希望和愿景。嘉峪关市情很特别,它是以大型企业为主建造的城市。也可以说它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结合得比较完美的城市。人们更多地认为,嘉峪关经济实力雄厚,城市化的过程会一帆风顺,其实嘉峪关和中国所有的城市一样,都将面临如何解决城乡二元化的问题。嘉峪关市被列为城乡统筹的试点城市之一,这是机遇,也是责任。
嘉峪关市2012年全面推行社会管理扁平化,撤销了所有街道办事处,将69个城市社区按“1万人左右,15分钟办事服务圈”的标准融合为30个社区。在农村17个行政村设立综合服务中心,使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享受同样高效便捷的服务,形成了“市-区-社区”三级社会管理架构,这是对中国国家体制作出贡献的大事。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实力大增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就需要整个社会共享、分享改革的成果和经济增长带给人们的实惠,而中国很难逾越的鸿沟是城市与乡村。因此,如何做到城乡一元化,让所有的公民享受同等的权利和实惠就是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大问题。嘉峪关市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实现了城乡一元化,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做到了全民平衡。嘉峪关的做法是彻底打破城乡壁垒和户籍界线,真正实现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同城化。嘉峪关先后出台了8项保障政策,使农民在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新农合医疗统筹补偿、医疗求助、临时救助、廉租房保障、经济适用房、入学入伍就业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同等待遇,把农民整体纳入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保障体系。从此,嘉峪关市没有“农民”了,实现了社会文明,嘉峪关市政府把执政为民落到了实处,他们想到的是为老百姓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共享的社会环境。
在社会管理体制上,嘉峪关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撤销了所有的街道办事处。城乡统筹形成了“市-区-社区”的三级管理架构,这一重大体制改革从根本上保证了社会生态环境的再平衡。它不仅仅使管理扁平化提高了管理的效能,更重要的是让政府真正成为城市的管理网络架构,让政府的服务功能无障碍地延伸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为此,嘉峪关市提出了“平安和谐细胞工程”,实现了精细化、规范化、数字化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服务体制。社会生态的平衡发展,是新时期面临的新问题。公民均衡使用社会公共资源,社会管理者管好并分配社会公共资源,建立和谐的社会分配机制并使之成为社会常态,这是现代管理体制的核心所在。嘉峪关市委书记郑亚军曾经指出,嘉峪关市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已经基本构建完成了“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扁平化和‘平安和谐细胞工程’为基础骨架,以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等三大中心为综合枢纽,以民情流水线、居家养老等为特色机制”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初步实现了社会管理的整体突破。嘉峪关是甘肃省在城乡统筹和管理体制上的“先行先试”,他们取得的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
·甘肃嘉峪关消防提醒谨防假消防诈骗
·甘肃嘉峪关市举行反恐演练
·嘉峪关市创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样板市纪实
·甘肃嘉峪关网格化排查消防隐患
·甘肃嘉峪关出台“十二五”消防发展规划
·嘉峪关: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建设和谐幸福城市
·嘉峪关: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建设和谐幸福城市
·嘉峪关:实践中探索出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嘉峪关:西部地区社会管理创新的典范
·嘉峪关样本:城乡户籍一元化 撤销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