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许红梅(右三)为组长的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领导小组,贴心服务百姓。
题记:“社会管理网格化”是近年来国内众多大城市兴起的一种全新社会管理模式,所谓网格化管理,是将一个管辖的地域划分成若干网格状的单元,分专人在网格范围内对社区实施24小时动态的全方位管理。小到社区环境卫生、居民矛盾化解,大到社区党建、社会治安维护等,都可以做到网格内就地办。一旦有突发情况,负责网格管理的人会第一时间到现场处理。
将一个镇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社会管理网格,每个网格配多名管理人员,为格内居民提供“精细化”贴身服务。今年5月,一种全新的“网格化”社区管理新模式开始在陵水黎族自治县光坡镇试行,截至目前,全镇7个村委会已划分为33个社会管理网格,网格管理的精细化优势已经显现出来,做到了“小矛盾不出网格、一般矛盾不出村,重大矛盾不出镇”的效果。
百姓小事“网格”大事贴心服务暖人心
光坡镇沟西村村民符先生家旁边的一条小路此前长年污水横流,坑坑洼洼。“这附近养猪的人常年将污水排到路上,时间久了这路越来越脏、越来越臭,前段时间更是不能通行了,这情况反映过,但一直没人理会”符先生说,今年5月份,社会管理网格化开始试行后,他抱着试试的态度向网格长反映了这个事情,没想到网格长不仅带人制止了所有排污源,清扫路上垃圾,同时将情况上报给一级网格。如今,该条路的排污源不仅得到了彻底的制止,土地的硬化工作也被镇里立项,即将动工。符先生说,这个结果太让人意外了。
光坡镇米埇村委会的老干部黄余春,从事农村基层工作37年,村里人喜欢称他“和事老”他的工作就是调解员,此次光坡镇试行网格化管理,他被推举为二级网格员兼任三级网格长,回忆起当网格管理员的这段日子,老黄说有了网格最大的好处是,一旦有纠纷发生,因为距离的比较近,网格管理员可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避免事态的恶化。“上次网格里的一对亲兄弟起了争执,哥哥拿着汽油和刀冲到了弟弟家,眼看着就要出大事,周围的邻居马上报给了我,我当时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一番劝说之后两兄弟握手言和。”老黄告诉记者,现在全村的人都知道网格的存在,所以一有困难都喜欢来找网格管理员。
据悉,自5月开始推行“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近6个月过去,光坡镇7个村委会的33个网格各自出击,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增“网格”层级,整合资源进一步下放事权
为何要推行网格化管理?陵水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许红梅告诉记者,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从中央到省、县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都非常重视。今年2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保铭在《五管齐下破解十大难题》的基层调研报告中,明确强调,要着力创新社会管理的制度建设,进行科学管理。县委书记王雄多次亲自主持召开社会创新管理工作会议。
另一方面,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步伐加快,陵水县一批大项目、大工程启动,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引发的矛盾逐渐凸显……陵水推出的“网格化管理”,就是要细化社会管理服务,零距离贴心服务群众。
许红梅介绍,事实上,推行网格化管理,就是要将资源腾挪整合,进一步下放事权,构建一个全新的社会管理体系。“网格化”的核心并非仅仅是增加一级更小的基层管理单元,而是改写基层社会管理的体制。
记者采访发现,陵水推行的“网格化管理”,就是将镇区行政性地划分为一个个的“网格”,从而形成“镇—居委会—网格”的三级网格也就是三级管理结构。“网格”划分不以区域为主,主要以“尊重传统、便于管理、促进发展”为原则,根据各村所辖范围、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情况,合理设置网格。原则上每个网格以100—150户、人口500—1000人为宜。也根据村(居)委会每个村民小组或开发区企业人口的多少,可将2—3个村民小组(经济社)、1—2个公司划为一个网格。
许红梅介绍,陵水在总结其他城市创新管理的经验后,构建了一个具有陵水特色的“社会管理网格”,即“四网”建设实现网格服务人性化。所谓“四网”是指基层党组织网、民生服务网、群防群治网、民意畅达网。
基层党组织网是在网格内建立党小组,通过在网格内建立这种形式了解群众思想。
民生服务网,主要发挥社情民意调研员、矛盾纠纷化解员、政策法规宣传员、民主制度监督员、惠民便民服务员等“五个员”的作用。
群防群治网则加强和维护各网格之间的治安秩序,统筹兼顾整个辖区的治安秩序。
民意畅达网,是将乡镇内县级的“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和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镇级“两代表(党代表和人大代表渠道)”,让群众的诉求在基层得到倾听解决。
网格管理员各司其职,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以前的县级行政管理服务工作已经有镇、村委会甚至经济社这样的机构,是否还有必要增加“网格”这一级?
对此,陵水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许红梅认为,一些区域的规模对精细化的社会管理来说仍然太大,网格化不仅是管理区域的细分,更重要的是一种服务观念的变革,形象地说,就是从以前坐等群众上门的被动服务式转为主动上门服务。被分配到各个网格的镇、村干部由以前的朝九晚五变为轮班制,全天候服务,由以前的主要坐办公室改为定时在网格内巡视,随时解决问题。负责指导的镇领导每周也有固定的时间到自己挂点的网格内检查。
光坡镇副书记、综治办主任肖海山告诉记者,网格员的组成按照“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设想组建。“每个网格配备5—7人,精心挑选镇干部、村干部、经济社长、党小组组长、辖区民警为骨干,适当邀请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实用人才、共青团员等志愿义务服务本村的村民作为志愿服务力量,形成网格管理团队,按职责将团队分为网格长、网格员。
肖海山说,在社会管理网格化中,每位工作人员都有了自己的一份“责任田”,通过强化网格员责任意识,让其成为发现、受理、处置、协调、报告第一人。对于网格工作中的任何问题都由网格管理团队第一时间接手处理,对于能够现场解决的问题现场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上报村一级网格管理办公室,在乡镇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协调解决。同时,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制定每季度、每年度网格化责任考核制度,对网格管理人员的工作实行百分考核,年底按考核结果给予扣分或奖励,利用制度保证责任的落实。
陵水“网格管理”未来全面铺开强化均衡发展
网格化管理要见成效,长期坚持下去是关键。那么,如此高强度的社会管理模式,人力、财力投入如何保证,会不会难以为继?陵水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许红梅说,关于陵水社会网格化管理,县里有着详细的规划。
许红梅说,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居民参与意识,由于乡村居民文化水平有差异、素质层次不同,不少人较注重隐私,在网格员入户走访、采集信息过程中,经常会“避而不见”、不信任等情况。下一步工作是开展一系列群众活动来增强群众对网格的认同感,进而形成荣誉感。群众活动包括星级文明户的评选以及道德模范的推荐,等等。充分挖掘网格的资源,树立网格内典型和榜样,发挥典型和榜样的作用,达到以典型树正气、以正气促和谐、以和谐优服务的管理目的。其次要统筹村镇规划管理与网络化建设,建立全盘网格化管理。第三,加强对网格管理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由于网格责任人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方法的不同造成将网格化管理发展的不平衡。因此要使得网格化向均衡的方向发展,就要加强对网格管理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这种指导和培训可以通过工作例会和经验交流会的方式来进行,把在网格化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向全县推广。县里已经明确要求,明年7月前,全县各乡镇要建立自己的便民服务中心,更方便更快捷的为老百姓服务。
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普遍存在的问题,剖析存在的原因,解决的难点,全员建言献策,争取在村一级网格片区的层面上把问题解决掉。第四进一步完善信息反馈和问题处理机制。不仅要建立问责制度;还要做好联合执法前的信息摸排工作,在网格管理中的确存在只有通过执法才能解决的问题,网格片区要把这些问题集中梳理分类,确定执法部门,报告功能区,由功能区牵头组成联合执法组;最后跟踪督查及时到位,建立重大问题督办制度。
(南海网陵水11月2日消息南海网记者韩博文王威通讯员陈乐群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