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电脑、1个摄像头、3个话筒……今天上午,在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民一庭404审判庭,原告孟某、张某及被告郑州市中医院,在承办法官的支持下,通过远程视频,分别向位于上海市的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的专家陈述意见。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技术鉴定处副处长赵美乐表示,这是河南省法院首次尝试司法鉴定远程听证。
据介绍,原告张某怀孕期间在被告处进行产前保健,被告每次均告知其胎儿发育正常。但去年10月,张某产下一个左手手指短缺的病残儿,遂将对方告上法院。原被告均申请司法鉴定。
中原区法院民一庭庭长李继昌告诉记者,医疗纠纷案件的难点在于责任确定,需要专业的机构进行鉴定,但是当事人对省内的鉴定机构往往不信任,通常选择北京、上海等地的司法鉴定机构,医患双方及法院都要派人参加。过去,举行一个这样的听证会,申请鉴定方不仅需要支付一定数额的鉴定费,还要耗费食宿等费用。如今,进行远程网络鉴定听证会,原被告及法院不仅省钱还省力。
“本次听证会在听取医患双方的陈述时,依照先患方、后医方的顺序发言,在对方发言时不得打断、不得提问,也不进行辩论。”记者在现场看到,主持听证会的承办法官张瑞花宣布注意事项后,将主持权移交给鉴定人。鉴定人分别向申请鉴定的医患双方确认所申请的鉴定事项后,开始发问。
赵美乐告诉记者,全省法院将在充分尊重诉讼当事人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司法鉴定远程听证、咨询等模式。(记者邓红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