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党报视点

新华日报:放大行风评议 “正能量”

2012-11-01 16:42:5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评论员

    最近,南京市12个重点行业开展行风评议活动,铁路、银行、通信等央企的南京分公司也纷纷走进直播间向人民汇报。市民纷纷为之叫好。

    行风评议,的确是端正行风、提升效能的好手段。23日才接受评议,禄口机场的面条价格25日就下调;百姓反映公交野蛮驾驶几成社会公害,南京交通立即着手把驾驶员的考核由趟次考核变为服务质量考核。应该说,行风评议是动了真格,见了成效,是有“正能量”的。

    但也要看到,面对百姓的评议,有的部门和单位闻“过”即改,但也确有少数不以为然、不思改进者。而如何推动“以评促改”,放大行风评议的“正能量”,便成为做好行风评议工作所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

    放大行风评议的“正能量”,必须着力于“真”。行风评议不是给人看的,是用来改进行风、促进效能、提升百姓满意度的。花了那么大的力气,请来那么多群众,调动那么多社会资源,根本目的是要让参评单位真正看到自身不足,深挖原因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尽最大的可能让老百姓问得真、评得真,想尽一切办法让参评部门答得真、改得真,评议才有存在的价值。如果因为怕丢丑、露拙,不愿在群众面前“难堪”而想方设法弄虚作假,那么,参评单位就丧失了一次倾听民意、发现问题、改进服务的机会,在欺骗别人的同时也欺骗了自己。

    放大行风评议的“正能量”,必须发力于“行”。针对行风评议中一些行业纷纷感到“压力很大”,有专家提出,“行业压力就是百姓福利”。的确,行业有压力,改进才能有动力,百姓才能得实惠。如果评的时候感到“压力很大”,评完以后“依然故我”,去年百姓反映最集中的问题,今年、明年还是这些,评议就失去了意义,压力就不会变成福利。今年,针对评议中百姓提出的“打车难”、“天价餐”等问题,各个参评单位都已作出承诺,而这些承诺究竟落实得怎么样,在下一年的评议中应该有所反映,相关方面应该拿出有效的激励奖惩措施,以评议的正能量释放赢得百姓。

    放大行风评议的“正能量”,必须致力于“改”。改进、改进,唯有改才能不断进步。今年南京把行风评议的范围从机关拓展到12个重点行业,受到百姓广泛赞誉,这正表明,唯有致力于制度本身的改进,才能实现制度本身的完善,只有根据百姓的期待、实践的变化进一步优化行风评议的方式,才能不断提升评议效力。那么,行风评议的对象,是不是可以进一步拓展?电视直播,能不能随机听取更多的场外群众声音?地方的评议,如何更大地影响央企行为?“评”时评议怎样更好地嫁接平时评议?以评促改如何更好地落实?这些问题,如果能够切实得以优化改进,“行风评议”就一定能越走越远,得到更多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