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英模

十八大代表警员陈峥:人海中一眼"揪"出毛贼

2012-11-01 16:10:2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文汇报 

    人海中一眼“揪”出“毛贼”

    ——记十八大代表警员陈峥

image

    陈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天下无贼,这是一个近似于乌托邦的理想境况。然而,正是为了这样的乌托邦,一个52岁的瘦小女子十多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反扒第一线。她叫陈峥,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轨道和公交总队反扒支队的一员普通民警。

    齐耳短发、牛仔裤、运动鞋,眼前的陈峥,颠覆了想象中抓贼能手的形象。但就是这个小个子“阿姐”,奋战在反扒一线13年,先后有近一千人次“小 毛贼”栽在了她的手中。工作出色,陈峥多次立功受奖,当选上海市第二届“平安英雄”和第三届全国“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还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 英雄模范”称号。

    反扒,得靠实战训练

    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个“小毛贼”正迅速将手伸进一旁乘客的裤袋,身上斜背的包正好作为掩护,挡住了旁人的视线。只见他瞬间捏住了一样东西, 准备抽手收回。这时,他的肩头被人轻轻点了一下,一回头,一名戴着墨镜的小个女子气定神闲地说,“小子,你拿人东西,也不和我打声招呼!”

    这可不是电视剧里的桥段,而是陈峥的真实经历。“有时,抓起贼来,姐真的很潇洒。”豪爽的陈峥笑着说起了这次“潇洒”的捉贼经历。

    被人点了肩头,“小毛贼”惊了一下,当他看到陈峥的个头之后,迅速作出了反抗的姿势——一手反扭住陈峥的手腕,一手迅速扔掉赃物。两人就此扭打起来,此时,在地面的警员同伴及时上车,加上周边乘客的配合,很快,疯狂的“小毛贼”束手就擒。

    能做到“潇洒抓贼”,这背后,是经过多年实战累积起来的丰富经验和沉着冷静的临场应变。陈峥说,抓贼一定要眼尖、腿勤、手快,“这一定得靠实战训练”。她说,她也曾是个“呆鸭子”,也曾连着一个月吃了“白板”(没捉到过一个贼)。

    回忆起十多年前第一次反扒经历,陈峥“很窘”。那天,她一个人在58路车上转悠,下午5点多,看到一个“小毛贼”伸手在旁人口袋里东摸西摸, “他在摸,我心‘砰、砰、砰’跳得厉害,眼睛直勾勾盯着他的手,结果被他发现了,他挑衅地把手伸到我面前,‘看什么看,有东西伐?’好在想起师傅说过可以 找旁证,在其他乘客的佐证下,我把他扣了起来。”

    经过十多年打磨,如今陈峥已经能在茫茫人海中一眼“揪”出“小毛贼”,“你要我说判断的标准,我说不上来,这已经成为我的一种职业直觉,且八九不离十。”

    被需要,这是我要的感觉

    一次执勤,一名惯犯被陈峥成功“拿下”,他扭过头说了一句,“阿姐,栽在你手里我不难为情。”周围的乘客纷纷鼓掌的同时,也投来钦佩的目光。“这就是我要的感觉,感觉被认同、被需要!”

    这十多年间,陈峥有过好多次机会转岗,可她坚持留在反扒一线。“我就是喜欢这份工作,没有理由。”她说,每次完成一个任务,就能切切实实替老百姓挽回损失,这种成就感只有在反扒工作中才能体会到。

    然而,这份令陈峥如此留恋的工作,却给她带来了不少危险和伤痛。翻看她随身带的小包,除了各种证件和一副手铐外,就是一支护伤膏。“与小偷搏斗,总免不了脱臼、骨折之类的。”陈峥轻描淡写,“还有一些情况确实比较危险,幸好,我都闯过来了。”

    一次,陈峥和同事到徐闵线上反扒,发现两个小偷,一个作掩护,另一个用刀片划包偷窃。刚一得手,男警员就上前按住了偷窃者,这时,陈峥看到另一 个小偷从裤袋掏出了一把明晃晃的弹簧刀,直刺向男警员的胸部……刹那间,陈峥一下子扑上去,死死掰住了拿刀人的手腕,拼命往后拖,并施计磕落了弹簧刀,救 了同事一命。

    “她就是那种能仗义出手、舍命相救的人,是个好搭档。”几乎所有与陈峥搭档过的警员,都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对陈峥而言,每位公交乘客平平安安,她才会放心;而她的家人,也常会对她说同样的话,“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幸运,嫁了个好丈夫,生了个好儿子,他们对我的工作又是百分之百地支持。”

    陈峥的儿子很小的时候就看过妈妈抓贼,当时他心里是“又惊、又怕、又心疼”,如今他已读大学四年级,但还是每天会和妈妈通个电话,“知道她一切安好,我心里就洒满了阳光”。

    自从当上反扒警,陈峥说自己没有一天空闲过,但工作再忙,她总会想着法子安顿好家里的事情,也算是对家人的一种弥补。比如,双休日要加班,她会一早起床,烧一桌子好吃的,让丈夫、儿子体会到自己的心意。“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我可能撑不到今天。”

    最近,队里进了一批“80后”警员,作为“老法师”的陈峥很乐意将自己多年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多一个猎人,就少一个贼,希望更多的乘客路途安好。”(作者:顾一琼)

[责任编辑:陈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