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本地人和外地人的称呼,逐步打破城市二元结构;全国首创全民修身行动,以文化人开启社会融合大幕……近年来,中山以争当全省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排头兵为目标,在探索善治之路上先行先试。在外界看来,中山的社会竞争力如何?未来应如何推进……
明日上午,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浪网・新浪微博和中山市社会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城市社会环境竞争力论坛(中国・中山)”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论坛将重点探讨这些话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小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王垂林,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长蔡禾等多位省内外专家学者受邀出席,将为中山谋求社会善治建言支招。
民情志愿者服务总队揭牌
本次论坛将于11月2日9时至11时10分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小剧场举行,论坛主题是“城市社会环境竞争力”。而在今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山社会环境和创新环境两项指标进入全国前十,特别是社会环境竞争力排名内地第一。
中山近年来许多先行先试的做法,已成为全省典范。据中山市社工委介绍,中山农村社区建设“2+8+N”新模式,目前已被纳入全省首批社会创新观察项目;多部门共同打造社会组织“造月工程”和“繁星工程”,成为广东省共青团枢纽型社会组织综合改革试验区。
出席论坛的嘉宾将对中山的探索进行评价和建议,探讨的话题主要有: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广东社会建设规划、前景或趋势;中山夺取城市环境竞争力内地第一的优势;中山社会建设实践的评价和启示;给中山社会建设的建议;中国社会建设的前景或趋势等。
随后,论坛将进行第二个环节:“中山社会善治之路”头脑风暴。嘉宾将围绕中山社会建设实践的评价和启示、中山社会善治的路径展开热议,最后安排现场及网络互动环节。据透露,中山市民情志愿者服务总队揭牌仪式也将安排在论坛开始前举行,据介绍,民情志愿者主要负责收集社情民意,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社会建设规划纲要年底完成
据介绍,开展此次论坛,主要是为了能够有效吸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汇聚民智、听取民意,为中山社会建设服务。目前市社工委与省社科院组成联合课题组,编制《中山市社会建设规划纲要(2012―2020年)》。为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有关方面不仅经过大量实地调研、与市社会创新咨询委座谈、和市直镇区主要领导干部约谈,还邀请国内社会建设专家进行咨询等一系列广泛意见征集工作,将于今年底完成纲要编制工作。
前不久,中山也成立了由省社科院、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青年干部学院等院校的35位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精英组成,涵盖领域广、专业知识丰富、参政议政能力强的市社会管理创新咨询委员会,打造为市社会建设重大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和参谋服务的民间“智囊团”。
此外,今年8月,中山还在全省地级市中首开社会建设研究专业机构之先河,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合作成立中山分院,并设立在市社工委,不断打造成为集学术研究、教育培训、决策服务、专家智库“四位一体”的市委、市政府社会建设理论研究基地和智囊机构。
·广东中山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处处长刘伟明
全民消防换火灾形势持续稳定
·广东中山建消防网格化管理系统
·广东中山推行消火栓户籍化管理
·广东中山:外来工积分入户 跨越城乡鸿沟
·广东中山三年千人参与火患有奖举报
·广东中山27万中小学生交出暑假消防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