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法学前沿

循审判规律 行管理举措

2012-11-01 10:36:0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审判管理对于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审判质量、效率和效果以及实现司法公正、廉洁、为民的总目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毫无疑义,审判管理是法院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法院三个五年改革纲要对法院审判管理均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其中“一五改革纲要(1999—2003)”将“以强化合议庭和法官职责为重点,建立符合审判工作特点和规律的审判管理机制”。“二五改革纲要(2004—2008)”,明确将“改革和完善司法审判管理”作为基本任务和目标,并具体规定了建立健全审判管理组织制度,明确审判管理职责,建立并细化与案件审理、审判权行使直接相关事项的管理办法,改善管理方式……“三五改革纲要(2009—2013)”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审判管理制度。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高效运转的审判管理工作机制……”可见,审判管理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拓展,法院的审判管理越来越多地将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其中,管理方式也逐渐实现由粗放化到精细化的转变。

    山东省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判管理的探索,遵循一定的审判规律,并具备以下三种意识,最终注重成果转化,确保审判执行工作平稳健康发展,具体的数字彰显了管理的效果。

    一是问题意识,即如何展开审判管理的具体工作。

    审判管理若要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具备问题意识,即针对审判执行工作中的问题重点突破,找出制约审判执行工作全面均衡发展的短板,及时予以修正,为审判执行工作保驾护航,真正发挥审判管理规范、保障、促进和服务审判执行工作的作用。在管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实证分析等方法分析问题,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沿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开展审判管理工作。

    二是以公开促公正意识。

    审判管理过程和结果都要公开。伴随着法院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庭审直播点播、电子卷宗扫描等已具备实施条件,日照中院的审判管理工作十分注重公开意识,对于符合法律规定应当公开的庭审过程等进行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对于卷宗进行扫描形成与纸质卷宗同步的电子卷宗,与之相适应,庭审考评等均改变了传统的考评方式,每月通报、每季分析等结果都要公开。这对法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需要其时刻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努力提高办案的质量、效率和效果,达到以公开促公正的目的。

    三是激励意识。

    激励是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有效的激励措施可以使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日照中院审判管理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具有激励意识,审判管理注重对审判执行工作效果的检验,通过数据反映审判执行指标的走势,在全院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创先争优氛围。另外,审判管理还特别注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最直接明了、便捷的沟通方式,回应当事人诉求,通过这一过程切实提高法官为民司法的宗旨意识、增强其大局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任一管理活动都需要由以下四个要素组成,审判管理也不例外,日照中院打造“六化”审判管理模式的有益探索,在“四要素”上下足了功夫。

    ——管理主体:由谁来管?

    明确“由谁来管”,是审判管理的前提,只有明确管理主体,才能进一步明晰责任。审判管理的主体是法院,但是具体到法院内部管理的主体又是多元的,日照中院着力深化层级管理,在法院内部有不同的层级管理主体:审判委员会、院领导的宏观管理,审判业务庭的二级管理,审判管理办公室的专门管理,各层级管理主体分工协作,共同做好审判管理工作。此外,日照中院还注重与上下级法院的层级管理联接机制,以审判管理经验好的东港区法院为典型,带动全市五个基层法院审判管理工作的全面均衡发展,即推行“以一带五”的发展战略。

    ——管理客体:审判管理管的是什么?

    日照中院的审判管理抓住要点,主要从“管人”和“管事”两个方面入手。管人,管的主要是法官,主要思路是以规范法官的司法行为为切入点,以办案质量为主要内容,开展审判管理工作。管事,管的主要是案件,主要思路是以节点控制为关键点,以审判流程管理为主线,注重对审判流程的管控,另外注重对结果的科学考评。管人和管案两个方面也是对审判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管理目的:为何而管?

    管人,主要达到规范法官司法行为的目的;管事,主要是达到努力提高审判执行质效的目的。管理的目的明确,对于开展审判管理具体工作指明方向。另外,管理的最终目标还应该与法院核心价值观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王胜俊院长在2012年5月召开的全国法院审判管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是人民法院的重要司法理念,是提升队伍素质、提升审判质量、提升司法公信力、确保司法公正的重要举措。”因此,提升队伍素质、提升审判质量、提升司法公信力、确保司法公正四个方面,可谓是当前审判管理的重要目的。

    ——管理环境或条件:在什么环境下管?

    当前,人民法院对审判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中央明确做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部署,人民法院也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这一大环境为审判管理在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有新作为提供了支撑。另外,日照中院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信息化工作平台,将信息化技术作为加强审判管理的有力技术条件,并依托信息化实现审判管理的全新模式。

    日照中院的审判管理具备并逐渐优化管理的“四要素”,如此一来,审判管理不再是高高举起的“狼牙棒”,而是越来越多地成为审判执行工作的“晴雨表”,规范、保障、促进和服务的审判管理职能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审判管理的具体举措之中,如此循环往复,管理效果渐入佳境便是常态化。(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灿铃)

[责任编辑:陈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