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看守所是一个新建所,南临凉水河,环境优美。该所2009年底从旧所搬迁到通州区台湖镇尖垡村这个新址。近日记者采访该所时,看守所正在接待一个公司员工参观团,记者也随着参观团一起参观了这个全新的看守所。
进入监区一楼,记者首先看到的是 “通州区卫生局驻通州区看守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这里,X光室、B超室等一应俱全,在押人员看病很方便。
看守所民警介绍说,卫生服务中心是在通州区领导和区卫生局、人事局的大力支持下,经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党委积极协调,于2011年正式成立的。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以来,进一步规范了医务人员的配置,基本上保持了医务人员的稳定,为监区医疗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视频总控室,记者看到,电视墙上几排显示屏显示着各个岗位的情况。民警介绍说,看守所领导值班时,在这里能了解监区各岗位民警工作情况,同时市公安局监管总队、分局督察部门、区检察机关都与此联网,随时监督看守所工作。在分控室,民警则能随时监控各监室的情况,掌握在押人员的动态。
走进监室,除了常见的大通铺外,这里设有独立卫生间,中央空调、洗澡水、电视节目已直通监室,这些措施全面提升了在押人员的生活条件。
据了解,北京市监所自2009年开始实行对社会开放,到2010年,全市所有监所都实现了对社会开放。2011年以来,通州区看守所共接待了黑龙江、山东等省市监管同行和国务院国资委、北京胸科医院、通州区普法办、“通州警方在线”网友粉丝团,以及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荷兰监管同行等49批1594人来所参观、考察。看守所一流的硬件设施,规范、人性化的管理工作,监管民警严谨、认真的执法形象,完善、齐备的医疗工作,给参观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发挥了看守所社会矛盾化解和廉政法制教育职能。
该所所长齐怀玉说,看守所对社会开放的最大效果是充分发挥监管场所廉政法制教育职能,争取社会各界对公安监管工作的支持和信任,有效服务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来所参观的人员关注的一是人权,二是监所整体情况,三是民警能否公正执法。参观者普遍反映,在通州区看守所看到的大大出乎他们的想象。2011年9月22、23日,荷兰监管同行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官员来所考察。看守所的硬件设施建设和对被监管人员的管理教育等工作博得了荷兰监管同行的高度评价,被监管人员人权保障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工作受到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官员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
保障人权 公安部监所管理局制定了《看守所在押人员权利义务告知规定》,明确了在押人员权利义务的内容和看守所告知的时限、方法,以及在押人员合法权益一旦受到侵犯的救济渠道;制定《看守所受理在押人员投诉处理工作规定》,建立在押人员投诉调查处理机制。
接受监督 公安部监所管理局推出了在押人员约见驻所检察官制度;在每个监室设立检察信箱,方便在押人员投诉、举报和控告。2009年,公安部决定将看守所主要执法信息和监控图像与驻所检察室联网,实现实时监督。2011年,公安部制定《看守所聘请特邀监督员巡查监督工作规定》,在全国看守所建立起特邀监督员巡查监督工作机制。
全面开放 2009年以来,公安部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行监管场所对社会开放工作,将执法管理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改进工作。
■数字展示
9788 2011年,公安部在全国看守所建立起特邀监督员巡查监督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402个看守所聘请了特邀监督员,占看守所总数的86%,共聘请特邀监督员9788人,累计巡查看守所10583次。
86%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412个看守所对社会开放,占总数的86%。
1371 全国共有1371个看守所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占看守所总数的近49%;有979个看守所共计2065名民警取得二级或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
100万 目前,全国公安机关管理强制隔离戒毒所430余个,共有戒毒床位11万余张,月均在所戒毒人员8万余人,每年新收戒毒人员约20万人次。近5年来,全国公安强制隔离戒毒所共收治戒毒人员100万余人次,在禁吸戒毒、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记者 周兴通)
·北京召开十八大安保群防群治动员誓师大会
·北京特警总队开展“形象教育”主题活动
·北京:政务微博中基层微博占八成
·北京:社区医院三年内都配中医
·北京启动十八大应急服务保障工作
·北京29日举行供热气象会商 提前供暖基本成定局
·北京29日举行供热气象会商 提前供暖基本成定局
·北京健全实战化消防演练机制
·11月初持续低温可能性大 北京今冬提前供热几成定局
·北京近4万名老人享受低保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