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博客

昌婵:温柔的父爱

2012-10-30 17:19:5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法院网 

    清晨七时左右,太阳刚刚从山顶露出红彤彤的笑脸。房屋、树林都呈现透明的淡金色,勤劳的人们已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在路旁见到了很温馨动人的一幕。一户人家的门口,凉风阵阵,竹叶婆婆。一个约两岁大的小孩和尚打坐一样坐在一张木躺椅上。一个二十多岁的年青人,估计是那小孩的父亲,正在喂他吃东西。父亲一手持勺子往小孩嘴里送,一边张大嘴巴。虽然听不见在说什么,随便想象一下也能知道,做父亲的一定在做示范,张大嘴巴发出一声长长的“啊————”,孩子听了会下意识地张大嘴巴。一口饭就顺势喂进去。经常看见年轻的妈妈这样哄小宝宝吃饭,难得看见如此有耐心的父亲。虽然我一晃而过,但那温馨的一幕却深深地印进了心里。

    朋友喜得千金,在小孩未满月之际前去探望。几个人争着抢着抱了小宝贝来逗,像抱个玩具一样觉得好玩。朋友笑眯眯地看着我们,满心满眼母爱泛滥。朋友的老公,那个年轻的父亲跟我们打个招呼后,就一直在厨房忙活。吃饭了。他招呼我们入座后,很自然地抱过孩子,再跟我们一起坐下。我惊奇地发现,他抱小孩的动作娴熟、自然——他将小孩稳稳地抱在左手和左腿上,腾出右手来端洒杯、吃菜,虽然程序多点,但对他未有丝毫影响,席间,还不停地让我们多吃菜。

    “哇,你抱孩子的动作也太熟练了吧。”

    “那是,自孩子出生后,吃饭时基本上都是抱的。”

    “真是个好父亲呢”

    想来自小孩出生后,他一直就这样抱的。见我表扬他,朋友也证实,小孩出生后,吃饭时基本上都是他抱的。真是个耐心、体贴的好父亲。

    都说是严父慈母,父爱一向以阳刚、严厉的面目出现。小时候,我的父亲就以严厉闻名邻近几村。打,是他对我们最常用、最直接的教育方式。我想,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大多数与我有相似的经历。那一代人的父亲,大多是没有此等耐心与细心的,他们是严父的典型,再浓烈的父爱也深深地藏在严厉的面孔后面。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来享受天伦之乐。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都在田间地头忙碌劳作。幼子尚在美梦中,他们也许已经在地里忙碌大半天了,天色黑尽,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扶养小孩似乎是母亲一个人的事。他们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在一天中最美好的清晨去温情脉脉的照顾、呵护一个小孩,他们更在意自己的孩子能吃饱、穿暖。他们的爱如大山,沉默、稳妥。

    父爱都是一样的,深沉、真切,只是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代,有着各式各样的表达方式,或含蓄或大方,或严厉或温柔。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人法院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