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深圳“居住证“成特区建设者“通行证”

2012-10-30 17:01:4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深圳特区报 

    9年前,暂住证退出了历史舞台。

    6年前,居住证在深圳问世。 2006年,深圳市委市政府经认真研究,作出了实施居住证制度,建立适合社会管理实际需要的新型服务体系的重大决策。6年来,围绕“市民待遇”、“信息化管理”、“惠民措施”三大主题词,深圳“推居”(推广居住证)创新不断,为全省乃至全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制度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居住证办理深入人心

    近日上午9时30分,平湖派出所办证室。湖北籍来深建设者张晓斌一早来到这里申办居住证。因为他听说,在深圳办理了居住证才能享受到应有的市民待遇。

    “有(居住)证一切方便”。 2006年3月,在深圳市召开的“政府部门责任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市公安局副局长申少保对深圳即将推行的居住证作出了这样的描述。

    6年弹指一挥,如今,流动人口在深圳要办理居住证早已深入人心。深圳的居住证已成为来深建设者在深圳学习、工作、生活必需的“通行证”,其管理内容之丰富在国内首创。

    在逐步享有市民基本福利的同时,居住证正使得流动人口在公安机关享有接近于户籍居民的办事资格。

    比如凭居住证可以办理车辆行驶驾驶证。据统计,我市目前已累计凭居住证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82.5万宗,占注册总数的45.5%,累计办理驾驶证65.7万宗,占驾驶证总数的63.8%。

    再比如,凭居住证可以申办往来香港自由行和商务签注,目前已经办理8.6万人次,受惠群众超过400万。

    凭证能够优先办理户口迁入手续,近两年全市新迁入户人员中,持证人达到18万余人,约占新入户人数的60%。

    截至今年2月20日,深圳累计受理居住证1594万余张,其中持居住证实际居住生活在深圳的约1100万人,居住证覆盖登记实有流动人口达到85%以上。因居住证受惠的群众近千万。

    在深圳,适合社会管理实际需要的新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得以初步建立。

    管理难题纷纷破解

    在服务来深建设者的同时,“推居”也使得深圳社会管理的难题纷纷得以破解。

    居住证办理深入人心,使得深圳人口管理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客观可靠的人口基础数据。

    截至2011年底,以办理居住证为平台,深圳对全市1004.7万间(套)房屋进行了地址编码,使全市出租屋管理精确到位,“人、屋”管理要素通过居住证得到紧密结合。

    就业信息系统采集了17.3万家企业、登记就业人口信息1340.6万条,居全国首位。

    依托居住证平台,深圳统筹采集流动党员信息,并纳入居住地属地管理。据统计,全市已采集流动党员信息23448人,建立流动党支部1401个,各区街道党工委积极为社区流动党支部创造条件,提供活动场所,建立流动党员之家,有效发挥流动党员的作用。

    创新措施层出不穷

    6年来,深圳上下齐心协力,敢闯敢试,“推居”创新不断,广受称赞。

    创设“休眠激活”动态管理机制:证件有效期限与持证人在深圳的实际居住状态变化相一致,通过与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险等信息的应用结合,初步做到居住状态与市民待遇分享相结合,“人、业”要素管理相结合。

    提高居住证含金量:落实凭居住证享受子女义务教育、人才入户、积分入户、廉租安居房办法等等。据统计,2011年全市新迁入深圳户籍人员中,持有深圳市居住证的有近9万人,约占当年新入户人数的60%。外来人口子女入学双免政策,累计受惠人群达到70余万。居住证的地位不断得到提高,赢得了全市广大居民的拥护和信任。作为一座新兴的移民城市,这一变化来之不易。

    大力推广科技手段:建立集流动人口、出租屋、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四位一体” 、互联互通的居住证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并逐步与卫生和计划生育、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等部门联网,为全市的社会管理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信息保障。

    改革经验惠及全国

    6年来,深圳“推居”(推广居住证)创新不断,为全省乃至全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制度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2009年,在总结深圳市成功推行居住证制度的基础上,省人大修订了《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深圳的许多做法被吸收采纳。

    2010年,在全国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座谈会上,深圳实施居住证的做法得到了公安部的肯定并予以推广。

    自我市推行居住证制度以来,近200个地市来我市考察交流,纷纷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央、省、市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舆论广泛赞誉。

    据悉,目前,全国《居住证管理办法》已经形成草案,正在征求意见,今年将报国务院审定。(记者 陈震)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