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党报视点

江西日报:坚持改革开放 加速社会发展

2012-10-30 15:54:3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黎康

    胡锦涛总书记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深刻阐释了改革开放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理解,也充分表达了我们党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它开启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近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不懈探索。然而,纵观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可以说,面对如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只有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才真正找到了一条正确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是一条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成功之路,而它形成和开辟的现实基础就是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回望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们很容易就能够发现,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正是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突破思想藩篱,砥砺创新勇气,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是改革开放,使中国综合国力得到大幅跃升,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正是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前途命运,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应当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走过了很不平坦的道路。从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到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从迎战“非典”、抗震救灾,到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构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并举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社会主义中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积累了弥足珍贵的成功经验。面对国际风云的不断变幻和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各种困难风险,我们之所以能够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之所以能够办成一系列大事、办好一系列喜事、办妥一系列难事,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最根本的就在于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我们事业的强大动力。实践充分表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现代化历程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这段迂回曲折而又回肠荡气的历史清楚地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是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最为绚烂而壮美的篇章。辛亥革命终结了沿袭数千年之久的封建帝制,为近代中国发展进步开启了闸门;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新时期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则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巩固和完善,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开辟了康庄大道。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也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坐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使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取得了摆脱贫困、加快现代化进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党领导全体人民,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难题,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由此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可以说,正是在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大踏步地赶上了时代前进的潮流,使民族复兴的百年夙愿日益成为现实。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领导的伟大而深刻的革命,它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崭新内涵

    中国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是以摆脱贫困落后为出发点、以实现民富国强和共同富裕为归宿、以为十几亿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为最终目的的一场具有开拓性的伟大社会变革实践。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变革,体现着历史的发展要求,顺应了时代的前进方向,符合党心民意,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党所领导的这场深刻变革的基本取向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人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所诠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了中国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又要根据时代条件和人民愿望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是一种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一系列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改革开放每深化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前进一步。

    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崭新的时代内涵。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们成功开辟了一条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新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形成是基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它既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来自于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更来自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们党逐步形成了一个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新理论,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所创造和积累的新鲜经验的理论总结和科学概括。改革开放既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源泉和逻辑起点,又是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依据和强大动力。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们已经确立了一套保障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新制度,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结果,它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开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

    改革开放是亿万群众投身其中的伟大实践,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主体,是推进改革开放的最深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最为宝贵的经验就是比较好地调动了人民群众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进步的动力之源。充分体现人民意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变革、超越和创新,是对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扬弃和本质否定,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指导下独立自主探索与实践的结晶。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不仅在经济体制上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而且整个国家也实现了由封闭停滞到全方位开放和蓬勃发展的历史性飞跃,探索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国际金融危机扩大蔓延的严峻考验面前,中国不仅没有重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覆辙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深陷国际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泥淖的困扰,相反整个国家焕发出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在持续的发展中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为世界社会主义向纵深发展开辟了前路。

    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毫不动摇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实现体制创新、促进制度完善的过程。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已经解决了许多在原有的旧体制下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克服了原本以为难以克服的诸多困难,由此积累了应对各种挑战、化解各种风险的条件和经验,这样就使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还在进行之中,我们还存在许多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还有许多没有做好的事情,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尤其当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面临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而其中不少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逐步凸显的。这些新矛盾和新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发展不充分而导致的,有的是因体制机制不完善所带来的,也有的则是因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而有所加剧的。由于我们是在用几十年的时间去走一些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现代化历史进程,这样也导致了许多矛盾和问题在特定时间内集中产生。我们必须理性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认清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还是要靠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并使这几个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思路和基本格局。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存在的问题,继续深化改革,必须是在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力度。改革需要有新的攻坚、新的突破,也需要有整体配合、协调推进,要成为一个统筹规划的系统工程。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强调的,必须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事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我们设定的目标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很大的距离;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完成对旧体制的革故鼎新,进而形成一套比较完整、比较定型的体制机制,这确实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探索过程。因此,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止步,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清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各种体制障碍,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持久的动力,这是实践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与以往相比,中国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显然是大大增强了,过去一些可以暂时搁置或绕过去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现在已经无法回避了。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又要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越是在有挑战、有难度的情况下,我们越要珍惜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经验,越要进一步增强改革的使命感,进一步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勇气,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创新。改革开放必然要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也必将贯穿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