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保卫战开展4个月,让百姓更牵挂的是,措施的着力推进是否带来突出问题的实质性整改。公安部的回答是肯定的:保卫战排查整治了火灾隐患、解决了街道乡镇基层消防安全管理薄弱、解决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解决了市政消防水源维护管理不到位。
“今天的隐患就可能是明天的火灾事故。”陈飞告诉记者,战役开展至此,各级政府、部门发动街道、乡镇基层组织排查整治社区、村庄火灾隐患120万余处,发动社会单位自查自改火灾隐患972万余处;各地公安机关和消防部门排查单位376万余家,发现隐患754万余处,责令整改隐患740万余处,提请政府挂牌督办整改重大火灾隐患23430处,同时,各地政府组织整改了影响公共安全的区域性重大火灾隐患1765处,有效净化了社会消防安全环境。
而以上种种成绩正是基于公安部着力推行的两大措施——街道、乡镇消防安全网格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此前,公安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民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安监总局下发《关于街道乡镇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指导意见》,推动各地在城市街道以社区为单元,在乡镇以村屯为单元,划分大、中、小三级网格,开展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发动综治办、安监办、居委会、村委会、治安巡防队、保安等基层各方力量,构建“全覆盖、无盲区”的消防管理网络。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以来,全国8359个街道、33233个乡镇全部完成网格划分,建立224万个基层网格,落实网格管理员225万名,共网格化排查社区8.8万个次、村庄56万个次、单位1003万家次。
与此同时,公安部消防局部署各地公安消防部门组织重点单位建立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档案,强化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消防安全专(兼)职人履行消防管理职责,加强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开展检查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消防宣传教育“四个能力”建设。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战开展以来,全国40余万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建立了“户籍化”档案,开展“三项报告备案”133万家次,重点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火灾明显减少。
距党的十八大开幕不到半个月,党的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战已进入攻坚阶段。公安部消防局对十八大消防安保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并于10月16日派出由局、处领导带队的20个蹲点督导组,对北京、环京“护城河”地区及部分省份进行为期15天的督导检查。
“各地公安消防部门在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领导下,发扬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顽强拼搏,坚决打赢党的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卫攻坚战。”刘金国要求。(记者 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