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早上8点,《法制日报》记者来到广东省中山消防支队,跟踪采访支队防火处处长刘伟明一天的工作。今天他要率市消防安全委员会部分成员到三角镇检查验收火灾隐患整治工作。
“处里有18名干部,挂了7个科室的牌,指导16个消防大队和全市113名消防监督员的业务工作。”说起自己的“责任田”,已跟消防工作打了24年交道的刘伟明如数家珍。
9点不到,刘伟明一行就来到了三角镇。该镇今年3月被确定为广东省第四批火灾隐患重点地区之一。半年多来,刘伟明成了这里的常客。镇党委、政府也下大决心,投入4000多万元,举全镇之力发动火灾隐患整治。
记者随刘伟明首先来到三角镇五福路。这是镇里今年精心打造的火灾隐患整治“示范街”。刘伟明随机抽查了街上的一家小商铺和一家小作坊。“这类‘三小’场所很多动态隐患具有反复性,整改了还容易死灰复燃!”他随手拿起商铺里的灭火器,仔细查看有没有过期;又打开室内消火栓,检查有没有定期维护。“很多大的火灾事故,往往是因为消防设施的小故障造成的。”刘伟明说。
下午,刘伟明率检查小组来到镇公安分局沙栏派出所。从去年6月起,中山市公安派出所开始参与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对物业服务企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及15类小场所都要实施日常消防监督检查。“派出所对基层情况熟悉,有我们所不具备的优势,把这些小场所交给公安派出所,能更好地对这些场所实施消防监管。”刘伟明对记者说。
谈起中山消防应对不断加大的消防监管压力的举措,刘伟明说:“归根结底要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全民消防换来的是火灾形势的持续稳定。”(记者 邓新建 通讯员 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