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顺德:放权放出新天地
10月25日,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政府办公地点出发,沿105国道步行10分钟,记者来到大良晓通汽车维修厂。上午10点多,正是业务繁忙的时候,24个维修工位一片忙碌,维护的车辆中不少是出租车、大客车。
“国家规定,营运的出租车、客货车每年要进行两到三次的二级维护。以往这一块业务很混乱,很多维修厂维护工序偷工减料。现在大家都不敢乱来了,48道工序必须悉数做全。”老板指着维修工位上方一闪一闪的摄像头说,“现在维护作业过程由区维修协会来监管,每个工位都装了视频监控,连到维修协会的电脑上,他们在办公室里就能一览无余。”
晓通汽修厂斜对面200米的距离,“顺德区机动车维修协会”就藏身在顺德大良国际商业城二楼几间不起眼的小房间里。没有大门面,没有显眼的招牌,只有6名专职工作人员的“协会”就管起了顺德全区100多家二级维护汽修厂、每年10万台次的维护营运车辆。
“这一块职能本来在我们局,但这么大的监管任务,靠几个公务员根本忙不过来,最后的结果就是监管不到位,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顺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交通运输科副科长李军明告诉记者。
2009年,顺德实施了大部制改革,把原有41个区级部门合并成16个,并把区级部门的部分权力下放到镇街。2011年,顺德深化大部制改革,提出以“大部制、小政府、大社会”为路径,向社会放权。维修协会成为这场改革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当初,一些干部还有疑虑,政府管起来都这么难,靠一个协会行吗?“我们协会出钱,搞了一套营运车辆二级维护管理系统;并动员旗下的维修企业自筹经费安装视频摄像头。”协会秘书长黄海泉说,如果发现哪家企业在工序上偷工减料,可以关闭它的系统,它开不了单,这项业务就没法开展。“下放以后,政府没多花一分钱,监管效果好了,营运车辆的安全得到了保障,我们肩上的监管压力也轻了很多。”李军明说。
“向社会转移职能,推动小政府、大社会,实现协同共治,是顺德综合改革的重点方向,尽管阻力不小,但效果很好。”顺德区审改办审改协调科副科长魏云介绍,改革启动以来,顺德已有9部门向社会转移职能事项31项;目前,又有13个部门公布了76项职能的转移方案,不日将启动。
·云南司法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人保部:社保缴费费保持稳定 收入分配改革拟年内出台
·山东推进医疗服务定价方式改革 提价要“限高”
·深化政府改革需处理好两个关系
·成都检察机关大力推进案件管理机制改革
·深化司法改革 加强人权保障
·深化司法改革 加强人权保障
·南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不再有农业非农业之分
·海南开展公立医院改革破除“以药养医”
·辽宁台安多举措推进农村警务改革
·中国司法体制改革十年大事记 聚焦司法改革白皮书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