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走进上海市闸北区临汾街道场中路1011弄居委会,正赶上居民代表召开评议会,他们每人手里都拿着一张表格,上面记录着上个月小区环境卫生、治安情况等,现场每一位代表都认真地划勾,大家然后七嘴八舌,表达着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记者在居委会办公室的墙上看到,各类组织如居民户代表、居民代表、常任代表,姓名、职责一清而楚;居委会会议、居民常任代表会议、居民代表大会、联席会、听政会、评议会“六会”制度规范有序。居委会主任杨阿姨告诉记者,“家门口议事堂”已有好几年了,经过街道党工委的总结推广,逐渐被广泛认可,如今,居委会“家门口的议事堂”已成为上海市21家“自治家园示范点”之一。
据临汾街道领导介绍,近年来,临汾社区(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以“居委会会议、居民常任代表会议、居民代表大会、联席会、听证会、评议会”等“六会”制度为载体的居民自治模式,在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中,提升了公众参与水平,构建了“小区的事群众自己做主”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新格局,逐步实现了从“管群众”到“群众管”的转变。特别是从去年起,街道发挥“议事堂”的自治平台作用,发动群众共同商议小区的管理问题,开展了居民自治管理,效果明显。李先生家因为装修房子与隔壁邻居发生纠纷,闹得不可开交。小区专门召开了居委会会议,派出与两家交好的王女士登门调解,经过几次耐心的劝解,终于使当事人双方达成谅解,和好如初。街道某小区因物业公司退出后出现管理真空,街道及时把“家门口议事堂”引入小区内,自我管理小区事宜。一段时间下来,小区环境、秩序都有了明显改善,居民物业管理费的上缴率由原来的40%提高到100%,成功解决了群众眼中的“大难题”。
现在,“家门口的议事堂”已引入临汾街道各个居民小区,居民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体系不断完善,他们在业委会中建立党的工作小组、在居委会中建立物业与环境工作委员会,构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之间的“梯形架构”,理顺了党总支政治领导、居委会自治管理、业委会依法运作和物业企业专业服务的关系,规范业主代表活动内容和方式,扩大业主在物业管理上的参与。同时还建立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代表会议制度,推选产生社区委员会,社区委员会由社情民意、决策咨询、沟通协调和监督评议小组组成并履行相关职能,成为社区各方参与社区建设的机制性平台。
“家门口的议事堂”激发了居民参与热情,很多问题和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之中。今年以来,街道信访接待总量下降幅度达到41%,在全市开展的社区安全满意度测评和市容环境文明指数测评中,名列前茅。(记者 刘建 通讯员 林轩)
·上海检察机关发挥挂职专家作用 提升办案水平
·上海消防多措并举清除火灾隐患
·上海探索“阳光基地”模式扶持残疾人就业
·上海闵行检察院建立“公、检、企”联动协作机制
·上海法院开通“短信平台”
·上海高院出台意见服务保障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上海高院出台意见服务保障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上海静安区律师党建工作铸诚信促发展
·上海南昌铁路局进京进藏进疆列车实行实名制
·上海青浦法院加强与受委托执行法院司法协作
·上海宝山区检察院召开“检察开放日活动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上海金山检察院第二届检察论坛研讨会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