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党的十八大安保工作主战场。北京警务督察部门紧密结合社会治安形势,通过科学组织勤务,全面实行24小时勤务现场督察机制,对一线单位24小时防控工作情况进行全程督察,实现督察工作的“时间上零错位、空间上全覆盖”,有力保障了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促进了首都社会治安防控效能的提升。
科学运行实现各项警务部署的无缝衔接
北京警务督察部门设置督察指挥中心,与勤务指挥部联勤联动,把警务督察部门的抓落实职能优势与勤务指挥部门的指挥调度职能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对首都社会面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24小时全天候掌控。组织督察民警深入一线,对社会面治安整治、社会面防控等24小时执法执勤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加大重点敏感区域的夜间检查力度,实现督察警力跟着安保警情走、督察行动跟着安保实战走;将传统工作模式、值班制度和常规作息制度变为弹性上勤、错时上勤等新型督察勤务化工作模式,明确职责任务、运行模式和督察重点,发挥督察动态监督的职能优势,把督察的实时监督延伸到安保工作的现场和一线,贯穿到每个阶段、每个环节、每个方面,切实保障各项工作的无缝衔接。
协调保障实现重大敏感问题的实时处置
北京警务督察部门坚持 “首都稳、全国稳”的政治标准,发挥警务督察部门的协调保障作用,强化对领导一线带班、警力到岗履职、视频监控使用、警务工作站和巡逻车组工作、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内部安全和后勤保障、科学用警和爱警等10余项工作的动态监督力度,全时空掌控首都警务状态。紧盯敏感问题,坚持对群众反映强烈、易引发重大和敏感事件的问题进行快速督办;紧盯突发事件,坚持闻警而动,对发生的突发敏感案事件,做到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妥善处置,第一时间快速倒查,第一时间纠错追责,第一时间将事件真相和一线情况报告市局领导,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紧盯重点地区、部位的防范,坚持对重点、繁华地区及周边有关“人、地、物、事、组织”的基础工作进行常态化督察,对重点部位“打、防、管、控、看”工作进行重点督察,保障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集中督察实现整体治安防控的力度效果
北京警务督察部门与职能部门和各警种联合作战,借力专业优势提升督察效能,对党的十八大安保“点、线、面”工作情况进行实地踏勘、查漏补缺。
会同消防和内保、文保、法制等警种和职能部门,对“清剿火患”、核查录入、执法办案平台强化培训等工作进行突击检查,全力推动专项工作落实,深化了治理效果;根据市局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围绕运行保障、信息共建共享、服务实战、服务决策等方面,与人口总队建立长效会商机制,协同督促专项工作的落实,创造了监督成果;会同人口、巡特警等职能部门,专项督察城六区、环城带、远郊区县站巡制和社区民警驻区制、内部重点单位驻警制、院警制、校警制、村庄社区化等新型警务模式的实施情况,深化社会面的网格化防控,形成了督察工作的规模效益。(贾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