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连日来,所谓“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热议。最近,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也聚焦交通出行上的不文明陋习,如行人、车辆闯红灯,小型车辆逆行等,诸多交通不文明行为不仅带来交通安全隐患,对公共利益也造成一定损害。
现实生活中,随意横穿马路、闯红灯、骑摩托车不戴头盔、故意遮挡号牌、在单行线逆行等不文明行为并不鲜见。循着“中国式过马路”的思路,网友将翻越马路护栏称为“中国式跨栏”,将开车强行变道称为“中国式并线”,将逆行造成的堵车称为“中国式堵车”……许多人虽一边痛骂这些陋习,一边又在自觉不自觉中“随大流”,不文明现象屡禁不止。
仔细分析这些交通陋习的原因,不外乎是“图方便”:虽说是红灯,但横向道路上没有车辆经过,跑着过马路就行了;开着车,电话来了,停车到一边去再接听太麻烦;商场就在对面,直接跨越街道中心护栏多省事,不然还要多走几十米;懒得系安全带,看到交警再赶紧拉起安全带做个样子好了……
为“图方便”而漠视交通法规是交通陋习痼疾存在的重要原因。应该怎样改变人们的这些交通陋习,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摆在了大家的面前。
窃以为,要想摈弃交通陋习,首先,要下大力气教育和引导市民改掉闯红灯、爬栏杆等交通陋习,牢固树立“规则意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倡导文明交通行为。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人知道交通陋习的危害,同时,也应尽快出台相关条款,不仅对机动车闯红灯进行处罚,也要对行人、非机动车的闯红灯行为进行处罚。不过,纠正普遍存在的交通陋习,仅靠执法部门严管重罚还不够。培养文明交通习惯,全社会都应“动”起来。
其次,改善交通环境,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入手。在不少地方的城市规划中,普遍存在着忽视和漠视行人交通权利的倾向,这无疑助长了违规行为的发生。为什么横跨交通护栏的危险行为屡禁不绝?城市的天桥、地下通道、斑马线的设置不合理也可能是原因之一。行人乱穿马路造成交通混乱应受到责难,城市交通设施是否周到、方便和科学同样值得反思。
还有,每一个交通参与者都要加强自律,遵规出行。许多时候,貌似无关紧要的强行超车、随意并线,或者加塞抢行、开车打手机等行为,却可能带来可怕的车毁人亡恶果。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善待规则既是善待自己、善待家人,也是善待他人、善待社会。“自我规范”的力量应发挥“软性”和“广度”的优势,有效纠正交通陋习。
笔者呼吁,只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今天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做文明人、走文明路、开文明车,远离交通陋习,社会交通文明就会前进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