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博客

袁浩:莫让压力销蚀了我们的幸福感

2012-10-25 11:05:2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一项来自于某咨询服务机构的调查显示,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职场人士中,认为压力高于去年者,中国内地人士占75%,列第一位。不知从何时起,“压力山大”成了都市白领的流行语。许多人甚至形成了与压力“相依”的习惯,认为“有压力时觉得累,没压力时觉得可怕”。“压力山大,幸福在哪里”成了网友们热议的话题。(10月22日新华网)

    笔者认为,压力与幸福本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人没有压力不行,压力太大也不行。适当的压力是激励我们干事创业的动力,过度的压力则会让我们身心疲惫,甚至健康受损。而在现代社会里,经济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更好了,家中的存款更多了,更多的人开起了好车、住进了新房,但是,很多人会常常觉得生活的幸福指数远不及过着田园生活的农民,其原因就在于没有管理好“压力”二字。

    压力源于何处?源于工作,源于金钱,源于房子、车子,源于结婚生子的使命,源于物价的飞涨,更源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源于恨铁不成钢的愤怒,源于凡事追求完美的奢求……于是,我们每天都在高强度地工作,都要应付职场上复杂的人际关系,都要参悟什么是为人之道、处事之理。内心时时充满压力的我们,就这样你追我赶、不甘落后,担心受穷、担心受伤,导致身心疲惫不堪,甚至健康透支、疾病上身。

    除了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还有来自社会不公的压力。有调查显示,超过40%的人认为,社会不公是给他们生活带来压力的最主要原因。人们感到生活压力不仅来自糟糕的感情问题、吃住条件差、同伴之间的攀比、赡养父母、人际关系不好,还来自各种各样无法言语的苦衷。比如,享受教育、劳动就业、参与竞争、发财致富、社会福利等等方面的不公,让我们感到沉重的压力,这种压力让我们既无法排遣,更无力改变,只能忍气吞声,在隐忍中成为内心之痛、时代之殇。

    有人说,幸福就是一种感觉。这话没错。在农耕社会,风调雨顺、庄稼丰收是幸福的,再加上人丁兴盛、六畜兴旺则更是幸福的;耕读传家之家族,有人金榜题名,整个家族的人是幸福的,且荣耀地幸福着。而在如今这物欲横流的年代,每个人都在追逐着名和利,面对“你幸福吗”的突然一问,相信很多人都会回不过神来。因为,过多的压力已经销蚀了我们的幸福感。无怪乎央视在《你幸福吗》栏目调查中,会有如务工人员一样“我姓曾”的回答,更有如莫言一样“我不知道”的回答——不管是务工人员,还是莫言,都有各自所面临的压力。务工人员的压力源于生活的窘迫,莫言的压力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么?”

    不让压力销蚀我们的幸福感,一方面需要政府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环境,不断健全保障体系,提高个人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切实解决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防止出现公众集体焦虑心态。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努力改变看问题的角度,以积极的心态来考虑问题,及时舒缓不良情绪,努力平衡好“期望值”与“现实值”的关系。只有淡泊明志,回归理性,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我们才能静心感悟幸福,才能真正拥有幸福。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