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由散乱不整向集约规范转变,粗放施工转向精细化,工程质量明显提升———
施工标准化:海南公路建设管理的一场革命
西线高速公路白莲立交至白马井立交段改建工程10月23日正式建成通车,这是海南省首条实施施工标准化的重点公路建设项目。
在海南,公路建设正在踏着施工标准化的节拍阔步前行。
10月23日,备受关注的海口至洋浦一小时交通圈项目白莲立交至白马井立交段改建工程顺利完工通车。一条全新的沥青路面在脚下延伸。车行路上,十分舒坦。这是海南省首条实施施工标准化的重点公路建设项目,为全省公路建设树了典范。
“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就是推行标准化、统一化、集约化施工,它给海南省公路建设带来了一次建设理念、施工管理、工艺流程等重大变革,其目的是全面提升海南省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树行业文明施工形象,叫响海南公路品牌,助力国际旅游岛建设。”省交通运输厅厅长董宪曾说。
海南省推行公路施工标准化一年来,公路建设质量明显提升。与去年下半年相比,今年上半年海南省高速公路抽检指标总体合格率由85.08%上升为98.65%,其中桥梁工程总体合格率由76.53%上升到86.23%。钢筋保护层厚度平均合格率由75%上升为85.28%。
海南推行公路施工标准化的成效得到了交通运输部的充分肯定。
施工由散乱不整向集约规范转变
材料随意堆放、混凝土分散拌和、钢筋零散加工、驻地建设简陋杂乱,工地施工现场散乱。这,就是推行施工标准化前的混乱状况。
两年前,董宪曾到公路建设工地检查,他指着堆放场问现场管理人员:砂石堆放场地搞水泥硬化有这么难吗?场地上面建盖遮雨棚有这么难吗?工程建设指挥部按要求建一千几百平米的实验室有这么难吗?“陋习已牵着我们的鼻子走了这么多年了,公路建设质量怎么能上去!要改变这一切,就必须要下决心推行施工标准化。”他斩钉截铁地说。
显然,推行公路建设标准化施工已势在必行。去年7月,省交通运输厅召开全省重点公路及旅游公路项目施工标准化活动动员大会,并制定了《海南省重点公路及旅游公路项目施工标准化活动实施方案》和《海南省重点公路及旅游公路项目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全面推行重点公路及旅游公路项目标准化建设。
记者近日在西线高速和屯琼高速建设工地采访时看到,每个标段均建成了标准化工地,项目驻地建起了统一整齐的活动板房,工人宿舍由过去的简易工棚变成了“标间”;材料堆放地盖起了遮雨棚,改变了过去材料露天随意堆放的现象;同时,还建起了混凝土拌和厂、钢筋加工厂等,实现了混凝土集中拌和,钢筋集中加工,梁片集中预制“三集中”,施工操作实现了“流水化”,整洁、文明、和谐的施工环境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在项目驻地设立“工人夜校”是施工标准化的亮点之一。海南中交高速公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周长军告诉记者,工人进入工地之前,都必须到这里接受安全、质量和施工等方面的专业培训,目的是掌握和提高技能。
“过去,堆料场地均没有硬化,更不用说厂房、遮雨棚等等,砂、碎石等材料混杂在一起。用手去抓一把,丢掉了小碎石,留在手心的都是泥土。含泥量这么高,公路建设质量必然大打折扣。”董宪曾说。
记者在采访时看到,西线高速和屯琼高速建设工地堆料场均建有规范的材料遮雨棚,进场石料按规格大小分类堆放。据介绍,过去碎石处理不彻底,杂质多,含泥量高,影响了混凝土的粘合度。实行标准化施工后,采用除尘设备,通过水洗,大大减少碎石的含泥量,确保石料洁净,这是精细化施工的体现。另外,每个标段均建有沥青室、力学室、土工室等十几个试验室,技术员一丝不苟地开展各项试验。通过试验,拿出最佳的材料比配方案,再将实验数据应用到施工中,以提高施工的技术含量和科技水平,确保道路施工质量。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刘保锋说,“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让结果达到标准”,这就是开展施工标准化的宗旨。推行施工标准化后,道路防护工程和结构物表面粗糙、软土地基超限沉陷、路面早期破坏、桥隧渗漏水等质量通病得到有效遏制。
工厂化施工 标准化作业
在推行标准化施工过程中,全省高速公路各参建单位将施工及管理过程的标准化贯穿到整个现场控制中,实行工厂化施工,标准化作业,达到“实施有规范、操作有规程、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的管理目标。
“除按照相关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外,我们在路基工程、隧道工程和桥梁工程施工中,每一道工序均采取具体措施,完成标准化作业,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质量。”省交通运输厅建设处处长李强介绍说。
屯琼高速公路项目指挥部依托信息技术,强力推进工厂化施工、智能化监控、系统化管理,通过标准化建设,构建现代工程管控体系。该项目指挥长刘保锋介绍说,指挥部统一设计理念,所有桥梁全部采用标准跨径、标准T梁,通道和涵洞盖板统一为盖板型,钢筋加工、T梁和盖板预制设计全部满足集中生产要求。
“工棚变工厂,工地变车间”。这是施工标准化带来的新变化。人本化理念充分融入施工标准化中,行业形象明显提升。从项目进场就开始制定了详细可行的劳务工管理办法,各单位都成立劳务管理办公室和劳务工培训学校,设置标准化的宿舍、食堂、澡堂、卫生间、探亲房。对进场人员统一购买保险、免费体检,统一进行岗前培训,统一配备铁架床、铁皮柜、棉被,发放工作服,统一在大食堂就餐,统一IC卡售饭,每月按时发放劳务工资。
为丰富施工管理人员的业余生活,项目驻地建设书屋、安装健身器材等文化、文体设施,并设立工地超市,建设了“农民工活动室”等文化活动场所。舒适、整洁的工地环境,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彻底改变了以往公路施工现场脏、乱、差的现象。
粗放施工转向精细化施工
“以提升质量为载体,精细管理出精品”是施工标准化的初衷。在海屯高速公路一标段施工路段,一台自动清扫机正在清扫水泥稳定层表面,清扫机开过,路面顿时变得洁净。之后,施工方还对其进行清洗、吹干。
“沥青摊铺前必须要将水稳层清扫干净,做到‘一扫二次三清洗’,然后在面上铺封层油,以阻隔水下渗或上涌。”海南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海屯高速公路代建管理指挥部工程部部长邓劲松如是说。他说,未实行施工标准化前,均是人工清扫,效率低,且清扫不彻底,影响粘结度,对工程质量会造成一定影响。
这又是推行标准化施工带来的机械化、精细化施工的新变化。记者近日在海屯高速、屯琼高速等工地采访时看到,目前施工均采用先进的大型铣刨机、摊铺机、压路机等机械,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施工,过去那种“人海战术”的场面已淡出我们视野。
在西线高速改建路面标段,记者看到,路面底基层摊铺采用双机连铺,两台摊铺机为同一品牌、同一型号,同时配备3台自重20吨以上钢轮震动压路机、1台自重26吨以上的胶轮压路机进行严格作业。。
据了解,过去水稳层施工是将料拉到现场后,用平地机平整,其缺点是碎石粗骨料容易离散,影响路基的压实度。现在改用摊铺机施工,用传感器控制基层的厚度和高程,这样均匀、平整度好,密实度也有所提高。
记者在各重点公路项目建设工地看到,施工用的摊铺机、压路机上均安装了“限速器”,这是省交通运输厅对各施工企业提出的强制性要求,目的是控制机械摊铺和碾压速度,确保路基路面能匀速碾压,使压实度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提高质量。经抽检,西线高速改建完工路段路面合格率高达95%以上,创海南省公路建设新纪录。
“西线项目建设全面践行现代工程管理,是提升全省路面工程质量的一个新起点。”省交通质监局局长罗苏平这样评价施工标准化。董宪曾说,通过采用新材料,推行新工艺,目的是把该项目建成满意工程、放心工程、优质工程和样板工程,使之成为海南公路建设范本。(侯小健 陈涛)
·海南海口加大餐饮场所火患排查
·海南处罚违规网吧37家
·海南:司法助推国际旅游岛绿色崛起
·海南三亚首批“校园交协警”今起上岗
·海南海口检察院:邀特约检察员接待群众
·海南:继续做好各项工作 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海南:继续做好各项工作 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海南白沙消防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建设
·海南海口41个镇街道建立法制辅导站
·海南打好“十八大”交通安保攻坚战
·海南海口建两百多村居消防应急救援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