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构建立体式防控模式和整体联动防控网络
■防控天地
怎样实现由单一的公安孤军防控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防控转变?陕西省汉阴县公安局建设立体式防控模式和整体联动防控网络,实现静态防控向动态防控的跨越。今年以来,该县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4%,治安案件同比下降17%,矛盾纠纷调处率达95%,群众来信来访同比下降3.5%,全县群众安全感达97.03%。
创新机制实现无缝对接
位于陕南山区的汉阴县辖14个乡镇,人口30余万。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类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加之多条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导致流窜犯罪、多发性侵财案件时有发生,极大地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
汉阴县公安局党委通过对整个县域特点以及各类多发性案件进行梳理和剖析,提出了以信息化为平台、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多警种联动、各方共同努力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思路。
按照这个思路,汉阴县公安局把城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平安建设重点,建立长效机制,打造网格化立体式无缝隙巡逻机制,实现城区社会治安防控“无懈可击”。他们抽调民警组建巡警大队,指导全县内保单位、娱乐场所及公共复杂场所推行保安管理,在各社区推行“治安红袖标”工作法,发挥其护楼、护院的作用,形成联防力量,实现各个单位各个部位有人防有人管。
他们将高科技手段运用到治安防范工作中,直接将指令下达到街面巡逻民警,进行点对点、点对面调度。今年以来,该县深入推进“天网工程”建设,全县累计投资800万元新增视频监控1391个,实现对城区主要街、路、巷全覆盖。
与此相对应,他们在城区建立网格化无缝隙巡逻机制,通过严格考核和培训,招录48人组成城区巡防中队,由民警带领和指挥,开展城区24小时全天候网格化巡逻。该局将城区分为4个防控重点,分别设立治安岗亭,并以此为依托进行巡防区域划分,固定区域,责任到人。所有人员与110报警服务台保持全天24小时通讯畅通,确保以最快速度有效处置事件。
发动群众力量实现三级联动
实行镇村组三级联动,开展多元化群防群治,不断增强农村防控力量,不断提高农村防控科技含量,是汉阴县公安局推进平安建设的又一亮点。
警方发动群众力量,将农村警务建设作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建设的根基,不断壮大防范队伍和力量,在全县179个行政村设立了统一规范的警务室,下沉民警24人,招录辅警170余名。辅警充分发挥熟悉当地风土人情的优势,宣传法律法规政策,收集治安信息,发现违法犯罪,协助治安管理,组织基础防范,起到了打击犯罪和服务群众的桥头堡作用。
他们还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壮大乡镇专职巡防队伍,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攻坚年活动以来,已在全县11个公安派出所分别组建了巡逻中队,累计招录聘用巡防队员316名。今年以来,依托新型防控体系建设成果,警方共受理查处治安行政案件45起,处罚违法人员35名,现行案件破获率超过80%,实现了现场抓获率高、街面犯罪降低的防控目标。
由被动防控向主动防控转变
汉阴县公安局改变思路,由被动防控向主动防控转变,由以人防为主的传统防控模式向以技防为支撑、多种防范手段结合的立体式防控模式转变,由区域性防控向整体联动防控转变,由静态防控向动态防控转变,把技防设施的推广和安装作为提高农村治安防控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农村院落、种植户、养殖户中广泛推行视频监控、警铃入户、联网报警等技防产品的安装。全县新增农村视频监控小探头635个、安装其他技防产品2500余件。
根据群众意见建议,警方投入100余万元在316国道东、西两个出入口分别设立集监控、堵截、查缉、盘查以及服务群众等职能于一身的警务查报站,利用智能监测系统实施24小时严密监控。自5月10日正式启动以来,累计盘查车辆8000余辆次,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缴获被盗摩托车2辆、破案14起。(记者 陈磊 通讯员 孙力 邓小军)
·陕西安监局长:群众生命财产受损应有负罪感
·陕西淳县检察院开展"当老年人遭遇诈骗"系列讲座
·陕西宝鸡:外派督察民警成为基层“智囊团”
·陕西宝鸡:外派督察民警成为基层“智囊团”
·陕西铜川人大视察消防安全工作
·陕西千阳:警方“小题大做”让群众更踏实
·陕西千阳:警方“小题大做”让群众更踏实
·陕西: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可获资助
·陕西高院要求“两评查”人人达标
·陕西:部署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行动
·陕西渭南交斜派出所巧借“七法”化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