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3日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了解到,为了破解司法实践中司法鉴定意见过于专业化,难以让控辩双方理解和接受的难题,该院在一起非法行医案庭审中首次尝试鉴定人出庭作证。海珠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创新刑事案件审判模式、配合新刑事诉讼法实施的新做法,也是保障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公正性、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举措。
“我宣誓,今天在庄严的法庭上对鉴定意见形成的过程和科学依据作出必要的说明和解释,我在法庭上将如实陈述,保持公正和独立……”在海珠区法院开庭审理的符某涉嫌非法行医案的法庭上,依据辩护人申请,对被害人韩某死因作出鉴定的某大学司法鉴定中心的鉴定专家出现在法庭上。他们详细回答了审判长、公诉人及辩护人的发问,并向法庭阐明了鉴定方法、鉴定依据以及韩某死亡的形成条件和因果关系。
据海珠区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刑诉法中要求鉴定人根据法庭需要出庭作证。为配合新法实施,海珠区法院在采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的一审中,尝试以鉴定人出庭接受控辩双方质证后,再经法庭审查的模式,释析专业鉴定意见。
记者了解到,以往的司法实践中,可借鉴的鉴定人出庭程序不多。海珠区法院积极探索鉴定人出庭程序,首先设立鉴定人宣誓制度,通过宣誓,鉴定人能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和尊重,同时,体现法庭审判的威严。该院还引入交叉询问的方式,由鉴定人对鉴定意见形成的过程和科学依据作出必要的说明和解释,进而帮助法官作出判断。见习记者章宁旦 记者邓新建 通讯员杨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