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决心 披荆斩棘
2008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相继爆发,导致外需不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加上融资难和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突出的困难。同时,民营企业也存在规模不够大、融资渠道不够多、创新能力不够强、管理水平不够高等问题。
由于缺乏实施细则等原因,“非公经济36条”以及“新36条”实施效果远远不及民营资本的期待。所谓的“玻璃门”、“弹簧门”等仍阻碍着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
为此,中央相关部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相继发布了42项有关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健康发展的实施细则,显示出国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坚强决心。
今年以来,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相继制定出台了42项“新36条”的实施细则,铁路、市政、能源、电信、金融、卫生、教育、出版等领域加快向民间资本开放,一系列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接连落地,推动民营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今年上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3万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62.1%;民营企业出口总额已达到全国的35.6%,同比增长16.6%,高于全国9.2%的增速。
民营经济肩负着中国经济延续辉煌的重任,未来发展大有可期。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民间投资36条”的深入贯彻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一个个有利契机的创造,都将助力民营经济在未来加速实现转型升级。
十年·大事记
全国首家家纺专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南通家纺支行工作人员向客户介绍银行业务。CFP
求职者在湖北宜昌市夷陵区民营企业招聘周洽谈会上寻找工作岗位。CFP
广西兴安县的桂果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农产品深加工民营企业,产品畅销日、美等国。图为工人正在分拣包装好的柑橘罐头。CFP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等一系列新的理论阐述。
●2003年1月,中小企业促进法正式实施,该法是我国关于中小企业的第一部专门法律,也是中小企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进入了法制化轨道。
●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高票通过宪法修正案,其中第二十二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005年2月,《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经济36条”)正式出台,明确提出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等36条举措。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在继续强调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平等”,即“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2009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即“中小企业29条”,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加大财税支持、加快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有多项举措。
●2010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民间投资新36条),进一步拓宽了民营经济的投资空间,推动非公经济投资方面的内容进一步具体化。
●2011年6月,工信部、统计局、发改委、财政部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新标准覆盖面广、划分细致,充分考虑了各个行业的特点,有利于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扶持力度。
●2011年9月,工信部发布《“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该规划为我国首个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规划提出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继续壮大中小企业板市场,积极发展创业板市场;制订实施细则,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市场;出台系列财税支持措施降低中小企业营运成本等。
●2011年11月,财政部会同发改委印发通知,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型企业免征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具体包括企业注册登记费、税务发票工本费、海关监管手续费、货物原产地证明书费、农机监理费等22项收费。
●截至目前,“新36条”在各相关领域的具体实施细则已全部出台。
·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兴办养老机构
·交通运输部出台意见为水运民营企业"走出去"加油
·中央财政推动民营文化企业健康发展
·河北集中整治民营医疗机构 严查违法违规行为
·国家对发展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有哪些鼓励意见?
·推进民营企业诚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