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各地经验

甘肃兰州七里河:社区警务融入百姓生活

2012-10-24 09:56:4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为切实掌握社情民意、做好安全防范、维护社会治安,从今年年初起,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针对辖区实际,相继在街道社区、宗教场所、大中专院校、医院等建立了132个社区警务室,以推进基层基础警务工作的开展。经过半年多的实践,社区民警的亲和力、影响力、公信力大大增强,他们成为社情民意的知情人、基础工作的执行人、治安工作的牵头人。

  “四个一”标准建好警务室

  在推进社区警务战略中,七里河分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确立了“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分类指导、适度超前、重在实效”的社区警务室建设总思路。

  从2月开始,局领导分头督导,各派出所和相关部门根据警务室建设方案,反复与辖区机关单位联系协调,打破常规,多措并举,积极选点定址,按照警务室面积不低于40平方米,独立办公、条件一流的要求,认真审核,严格把关,高标准组织建设。目前,已在敦煌路、西站、建兰路、西园、小西湖、龚家湾、土门墩、晏家坪、秀川、阿干镇等派出所辖区建成了22个标准化社区警务室。新建的警务室集办公、调解、生活等综合功能于一体,达到了一套房子、一套标牌、一套装备、一套台账的“四个一”标准,改变了长期以来社区警务室功能单一、条件简陋、合署办公的状况。

  为切实解决警力紧张、民警年龄结构老化、始终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的问题,该局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在原有213名协警人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87名协警人员,由政府发工资,购买了养老、医疗保险,通过补充协警人员缓解了警力不足的压力。同时,在评选优秀社区民警、优先提拔和解决优秀社区民警非领导职务等待遇上予以倾斜,积极鼓励广大民警投身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增强社区民警的荣誉感、责任感和职业归属感,做到留得住、干得好,确保城乡社区民警配备到位,有效解决了有人干的问题。目前,全局已调配社区民警106名、驻村民警18名。

  有了政策的保障、奖励措施的激励,仅半年多时间,七里河区社区警务室就破获刑事案件400余起,抓获在逃人员89名,查处治安案件2700余起,搜集掌握社情信息236条,化解矛盾纠纷652件。

  社区警务融入百姓生活

  为整体实现全方位“嵌入式”、全面性“覆盖式”警务对接服务模式,七里河分局在推进社区警务工作中,着力在“四个特色”上下功夫,即社区警务室进医院、社区警务室进高校、社区警务室进宗教场所、社区警务室进农村,奏响了社区(农村)警务工作新篇章。“社区民警下得去、群众呼声听得到、平安社区惠民生”的新型社区警务模式逐步形成。

  近日,记者在金港城社区警务室采访时,前来办事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警务室刚成立时,居民并不太接受,认为去找警察的肯定都不是好事。直到有一天,小区居民因小孩发生矛盾,双方家长发生口角时,经警务室民警协调,双方握手言和。之后,只要小区居民有什么矛盾纠纷,都会到警务室来找民警解决。“现在出现邻里拌嘴、房门反锁等问题,居民们都来找我们。”金港城社区警务室警长张智介绍说,“以前都是每周下一次社区,现在天天在小区里办公,帮居民们解决难事,距离近了,办事也方便多了。”张智还向记者介绍了他在社区警务室的工作情况。每天他会按时下到社区和居民聊天,与社区居民聊聊社区的治安状况和有无邻里纠纷等。然后,再带领流动人口协管员,排查社区有无陌生人出入或者异常状况,并动员和组织辖区单位及居民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建立完善以治保会为主体的群防群治组织。同时,他们还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等有特殊困难的群众上门服务,并处理一些邻里纠纷。(记者 陈志刚 通讯员 张芳芳)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兰州:老年大学“一座难求”
·甘肃兰州七里河根治火患推出新合约
·十八大特别报道:兰州城关 硬化基础争一流
·上海兰州警方爱心接力运送血清救中蛇毒男孩
·兰州西固区举办“四个能力”培训班
·兰州公安局建立四级巡逻防控网

·兰州公安局建立四级巡逻防控网
·兰州警方缴获各类仿真枪138支
·兰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兰州集中销毁112具伪劣灭火器
·兰州开展“亮牌”专项整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