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江苏省宿迁市公安局湖滨新城分局晓店派出所突出对辖区特殊群体的“关爱、引导、稳控”,通过建立“亲情档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模式。
以特殊群体为中心,组建由亲朋、近邻等人组成的“熟人亲情圈”,适时动态掌握每个人的现实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助困、教育引导、矛盾化解、防范稳控等工作,全力开创基层群众工作新局面,取得良好实效,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好评。
归类建档 有的放矢
“我们针对特殊群体的情况,具体分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社区矫正对象、精神疾病患者、利益诉求人员五大类。每一大类都是根据社区民警在基础工作中采集到的各类群体信息录入平台,依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标注红、黄、蓝三种颜色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帮扶,红色表示我们要重点关爱的、黄色表示一般关注的、蓝色表示普通关注的,让民警知道‘亲情关爱档案’上要建什么,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为群众做些实事。”晓店派出所所长侯庆武坐在电脑桌前鼠标一点,指着专门研发的“亲情档案”群众工作平台对笔者说。
晓店派出所对辖区的空巢家庭、留守儿童、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分类建立“亲情关爱档案”,以直系亲属为核心,组建“亲情关爱圈”,进行建档帮扶。另外,对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矫正对象、利益诉求人员,建立“亲情疏导档案”,组建以社区民警为核心、知心朋友或亲属为辅助的“亲情引导圈”,加以关爱引导。对精神病人、重大利益诉求人员,通过建立“亲情稳控档案”,组建了以派出所领导为核心,关系亲密的邻居、亲友为辅助的“亲情稳控圈”,进行化解稳控。
延伸中的“关爱链条”
“亲情档案”的“关爱链条”在不断拉长,当事人生活中的“熟人”、“热心人”、“好心人”也在不断增多。如留守儿童,主要是通过学校老师、同学的帮助关心,注重其健康成长;孤寡老人,主要是通过热心邻居、村(居)组干部的帮助照顾,注重安全、紧急救助;精神疾病患者,主要是通过贴心人、邻居、肇事肇祸史等信息采集,突出防范、治疗;社区矫正、利益诉求等群体,在邻居等周边人员帮助的基础上,突出司法、民政等部门人员的作用,注重疏导、化解,尽最大可能发动当事人的周边力量、社会资源,形成全社会多位一体的关爱模式。
派出所民警在“亲情档案”建立的过程中,通过广泛征求当事人的意见,并会同村组干部、当事人、亲情圈的人经常开展联谊活动,“亲情档案”的功能也逐渐发生变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真情才能赢得真心
“群众工作不是说大话,只有设身处地为群众多想点,用真情才能赢得真心,群众也才能买你的账。”湖滨新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公安局局长袁凤彬说。
在实际工作中,派出所创新建立了“五上门”群众工作制度,并作为一个硬指标确定下来:做到纠纷隐患问上门、宣传防范跟上门、特殊群体勤上门、执法办案访上门、亲民服务送上门,摸清辖区特殊群体底数,找准问题根源,梳理建档,联动帮扶。
“五上门”制度带来的效应十分显著。3月,该所主动上门为33名中考学生解决学籍姓名与户口不符问题,为7名外地嫁到这里的妇女解决户口问题。截至目前,该所已建立 “亲情档案”256份,“亲情圈”人员协助民警开展入户调查200余户,解决群众困难21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通过“亲情档案”发动群众提供各类有效信息41条,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名,破获入户盗窃案2起。(田廷江 郝劲柏)
·江苏:把课堂还给孩子把健康留给孩子
·江苏南通开发区法院首次举办“外籍人士法院开放日”活动
·江苏徐州法治宣传进校园
·江苏金坛:“街区亮剑”行动剑指街面犯罪
·江苏立法畅通侵权救济渠道保障台胞“隐名”投资权益
·江苏金坛:“街区亮剑”行动剑指街面犯罪
·江苏金坛:“街区亮剑”行动剑指街面犯罪
·江苏宿城公安“破案会战”抓获百名嫌疑人
·江苏:重阳节“幸福笑脸”送老人
·江苏首个“法官老年维权工作室”成立
·首个“法官老年维权工作室”在江苏无锡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