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务业“又好又快”的保障
走进上海市静安区的泰吉十方律师事务所,只见好几张办公桌上放置着“党员律师诚信岗”的铭牌。胸佩党徽的年轻女律师范娅婷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党员律师就应该带头作出“规范服务、诚信办案”的承诺,让社会公众增加对律师行业的信任。
近年来,静安区律师业迅猛发展,执业律师达到一千七百多名,占上海全市执业律师总人数的七分之一。为充分发挥党员律师在党的建设、区域发展和社会和谐中的先锋模范作用,2009年4月,静安区司法局成立了“律师党委”,进一步加强了对律师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哪里有律师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律师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全区57个律师所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七百多名党员律师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法律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和强大的动力。
在事务所的引进发展工作中,对于符合成立支部条件的筹建所,“律师党委”坚持“建所与建支部同步”的理念,指导他们及时建立党组织;对于暂不符合成立支部条件的筹建所,“律师党委”坚持“建所与党的工作覆盖同步”的原则,派出党建联络员第一时间开展工作,确保党员不流失、党的工作无空白。同时明确,独立党支部书记一般由党员主任或合伙人兼任,党支部书记不是合伙人的,应当列席合伙人会议。对于非党员的主任,司法局党委加强引导工作,让他们也能够成为支部工作的有力支持者。
规模不大的沪家律师事务所,在2008年所党支部成立之初,仅有3名党员,且其中只有1人是事务所的合伙人。党员队伍弱小,党员先锋作用发展不突出。基于这种情况,沪家律师所党支部在抓好日常工作的同时,把新党员发展工作作为支部建设的重心。他们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要求,几年来共有4名律师加入了党组织,其中有两人是律所合伙人,实现了3位合伙人均是共产党员,律师队伍的政治结构得到了改善。
在工作中,静安区司法局“律师党委”要求各基层党支部充分发挥在事务所管理、行业诚信建设方面的政治优势,积极建立党支部与事务所决策层之间的协调机制,鼓励党组织参与事务所重大问题决策。2011年,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党支部注意到不少律师面临着执业风险不断上升的问题,便及时向合伙人会议提出了加强项目内核、控制风险的建议。该建议很快被合伙人会议采纳。在党支部建议下,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专门设立了风险控制部,由负责内核的党员合伙人挂帅,并由两名党员律师具体处理内核事务。在重大法律服务项目中,主办合伙人成为风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指导业务律师、律师助理、参与项目各环节,落实项目风险控制工作,承担直接责任。
在开展党建工作中,静安区司法局“律师党委”还高度重视党员和骨干的双向培养工作,既把专业人才、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同时也把党员培养成业务尖子、领军人才,使党员群体在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工作业绩三个方面都能够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捷华律师所党支部为契合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积极开展低碳法律服务研究。2010年,他们以党员律师为骨干成立了编撰小组,边学习边研究,先后编撰出版了《低碳中国》、《气候变化与环境法:理论与实践》、《碳视白领》等书籍,不仅受到业界广泛好评,也大大提升了事务所低碳法律服务团队的业务能力。(记者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