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江苏

江苏:把课堂还给孩子把健康留给孩子

2012-10-24 08:56:4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高墙电网内的世界是鲜为人知的,但在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这里却有一所特殊的学校,一个特殊的展现国家对少年犯教育、感化、挽救工作的窗口。

  跨过森严的监狱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不远处挂着“综合教育中心”大字的一栋大楼,左边是两排教室一样的建筑,大楼的正前方是两把巨大的钥匙组成的雕塑,寓意为“道德和法律的钥匙,树立起希望之光”,其设计者是连续14年到该所进行中秋节主题帮教活动的江苏省政协主席张连珍。

  这里,其实就是首家经过教育部门批准,将未成年犯九年制义务教育纳入地方教育体系的句容市暨南学校。

  教学楼内,除了一应俱全的物理、生物、化学实验室,还有内部用于教育的“橘灯网”工作室及针对性较强的少年法庭、阅览室、广播站。“自新体育馆”内陈列了监狱改造工作成果展,作为法制教育的平台,图文并茂地展现法律的威严和监狱管理的成绩。

  该所教改科科长池旭东告诉记者,“把课堂还给孩子、把快乐献给孩子、把健康留给孩子”是从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总结出的特殊教育理念。

  通过开办学校,未成年犯管教所将普法教育转化为形式多样的主体教育活动:请来专家集体授课、举办主题讲座、开展读书活动,清明节缅怀先烈、五四精神教育活动、“五一”、“十一”文化周……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有助于提高法制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也能够加强未成年人参与意识。该所开展的书香监区、文化监区、艺术监区建设,成立了管乐队、民乐队、合唱团,举办体育节、艺术节、文化节以及书画班、书画展,组建征文、歌咏竞赛等让每一个未成年犯找到了激发青春活力和兴趣的“位置”。

  “设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点14年来,服刑未成年犯中先后有6821人获印刷、缝纫、烹饪中级和初级职业资格、实用技能证书,1000多名学员取得初中毕业证书,382人获得自考大专单科合格证。”池旭东说。

  为了将未成年犯心理疏导和心理矫治贯穿于服刑期间每一环节,该所还成立了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通过心理咨询师开展专业心理测试,为每一名未成年犯建立心理专档,并制定个性化的矫治方案。而这一模式,显露出当前司法部推行的“循证矫治”工作的初步成效。

  未成年犯陈某的《罪犯改造质量评估档案》厚达50多页,其中评估体系被分为入监评估、过程评估、出监评估三方面。

  “犯人入监时,就要进行详细的心理评估。从表上可以看到,陈某个性偏内,好静,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但自信心不足,思想包袱大,烦恼时缺乏抑制,会作出不理智行为。”该所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副主任王勤说。

  陈某的档案中还包括十分专业的XRX检测报告、RW检测报告,包含着近30项详细检测,并按照分值分类,检测结论为相对稳定。王勤介绍,专业人员还会依据心理检测对罪犯作出综合评价。

  监区还专门制定个体矫治方案,提出了服刑期间分三个阶段矫治,并根据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和修正。陈某需要定期亲笔写矫治作业,写出心得体会,民警作出评语。“点对点、一对一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矫治工作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王勤说。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6年该所就制定了《罪犯改造质量评估试点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并于2007年自主编写了《罪犯个别化矫正方案制定指导书》、《罪犯矫正作业范本》、《评估工具书》、《评估操作参考》等指导用书。

  “通过规范化建设,建立起了富有特色的教改模式,近14年来先后有1.25万名未成年犯获减刑假释,改好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重新犯罪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所长管荣赋说。(记者 丁国锋)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江苏南通开发区法院首次举办“外籍人士法院开放日”活动
·江苏徐州法治宣传进校园
·江苏立法畅通侵权救济渠道保障台胞“隐名”投资权益
·江苏金坛:“街区亮剑”行动剑指街面犯罪
·江苏金坛:“街区亮剑”行动剑指街面犯罪
·江苏宿城公安“破案会战”抓获百名嫌疑人

·江苏宿城公安“破案会战”抓获百名嫌疑人
·江苏:重阳节“幸福笑脸”送老人
·江苏首个“法官老年维权工作室”成立
·首个“法官老年维权工作室”在江苏无锡成立
·江苏南京法院深化司法公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