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人口老龄化提前来临 养老成社会性难题

2012-10-23 14:29:1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经济网 

    传统养老模式受到挑战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延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4-2-1”结构的家庭,即两个年轻夫妇要抚养4个老人和1个小孩。“前天”与“昨天”的家庭“正金字塔”结构,在向“今天”与“明天”、甚至是“后天”的“4-2-1”或“8-4-2-1”的家庭“倒金字塔”结构转变。也就是说,以前的养老是“僧少粥多”,相对较容易;而未来的养老则是“僧多粥少”,相对较困难;子女们在面临着创业的艰辛,还要承受养老、养小的双重压力,一旦老人有病,自己就分身乏术。面对这样的现实,光靠子女养老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实际上,中国自古以来的“养儿防老”意识已经不占主导,一项调查显示,55.2%的人选择多存钱给自己养老;其次是购买商业保险,占21.97%;通过购置房产为自己“存本”的为15.88%;而养儿防老,仅有6.95%。

    慢性病增加养老负担

    国内医学专家认为,人口老龄化将导致我国的居民“病谱”由以传染病为主转变为以慢性病为主,其中,高血压、肿瘤和糖尿病的增长幅度最大。目前在老年人口中,心脑血管、代谢、精神、神经系统等慢性病的患病率达71.4%,有42%的老年人患有2种以上的疾病。慢性病的多发意味着更漫长的治疗周期和更为高昂的医疗费用,如果没有良好的保障,还将导致老年病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在空巢老人增多而传统式家庭养老观念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老年人慢性病症的增加,无疑是对养老资金是否准备充足的又一次考验。

    医疗费用水涨船高

    据卫生部的调查结果表明,老年人的发病率比中青年人要高3-4倍,其住院率高2倍。如此高的患病率和住院率也就意味着老年生活必须准备足够过的医疗费用。据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2011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自2009-2011年,我国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分别为152元、166.8元、179.8元,按照可比价格分别上涨6.7%和2.3%;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分别为5984.1元、6193.9元、6632.2元、分别上涨5.5%和1.6%。而据卫生部官员透露,目前我国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费用持续4年均保持每年上涨5%。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