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2001年的一个决定,74岁的金铭谟现在或许是另外一种生活状态。
与大多数老人不同,古稀之年的金铭谟还有另一个身份——烟台市芝罘区福泰老年公寓院长。在这个老年公寓里,有90位老人在此生活。对自己的商业结晶及目前的生活,金铭谟很知足。
开业半年多仅1人来入住
时间追溯到上世纪末,金铭谟从单位退休后,从东北来到烟台,和儿女共同生活。本该到了安享晚年的时期,金铭谟却多了很多心事。“邻居是一位老人,身体不好,儿女工作忙碌,只能轮流陪同,整个家的压力很大。”当时,金铭谟60多岁,作为年过花甲的一位老人,邻居养老的现实问题深深地刺痛了他的神经。“老人该怎样安度晚年?自己又该怎样养老?”
经过一番思考后,一天晚上,金铭谟将自己开办养老公寓的想法告诉了儿女。
“女儿是学医的。”金铭谟说,儿女的支持让他很感动,如果没有儿女们的支持,老年公寓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经过前期筹划,2001年6月,金铭谟东拼西凑8万块钱,在幸福八村挂牌成立了福泰老年公寓,当时有40多个床位。
当时,烟台市区仅有三四家老年公寓,受传统思想影响,很多人认为将老人送到养老院养老是不孝,这种养老方式常被人排斥。“开业大半年没有一个人光顾。”金铭谟的女儿金带昀说,直到年底,附近一位老大爷由于和老伴吵架,从家搬到了老年公寓,这也是他们迎接的第一位顾客。
“第二年陆陆续续又来了五六位老人。”金带昀说,随着人们思想的转变,也就是这几年,老年公寓才热闹起来。
最难时,女儿的工资房子都搭了进去
随着规模的扩大,标准要求的提高,2004年,福泰老年公寓从幸福八村搬到幸福九村,为了方便老人出入,公寓全部设在一层。目前,福泰老年公寓有107个床位,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入住有90位老人。回忆一路走来的风雨,金铭谟朴实地笑了,“自己是个老人,也算是为自己养老。”
金铭谟介绍,开办老年公寓,源于自己的一个喜好和愿望,没想着挣多少钱,但当时也没料到会赔钱。“老年公寓经营的前四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金铭谟说,入住的老人数量虽少,但公寓的各种服务不能少,水电、房租、人工费都是不菲的开销。“每天早上睁开眼,想得第一件事就是筹钱。”
只出不进的日子,对个人和企业都是一个考验。与金铭谟同时“进军”养老行业的三家老年公寓,由于入不敷出,都纷纷转行寻找新的生财之道。“不可能没想过放弃。”金带韵说话的同时眼睛有些湿润,迈入这一行,全家是倾己所有。“感觉就像手里捧着个刺猬,想扔出去,但刺已经深入到了手心。” 为了老年公寓能正常运转,金铭谟将自己每月2000多元的退休金拿了出来,“女儿在医院工作,每月发了工资,都把钱投到老年公寓的经营运转上。”女儿的房子也被抵押了出去。
“虽说挣不了钱,但至少不赔本了”
金铭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老年公寓1200平米,每月每平米房租为10元,一月下来,房租需要1.2万元,水电费一月大约需要3000元钱,护工的工资在2600元左右,公寓内有17个护工,每月工资开销为4.4万元。另外,每月的伙食开销也是一笔很大的费用。
金铭谟观看老人们下象棋,这已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记者 秦雪丽 摄
每天下班后,女儿金带昀都会到父亲的老年公寓看看。 记者 秦雪丽 摄
尽管开销不小,老年公寓的入住费却并不高。金铭谟介绍,入住的老人分为三种,也有三个等级的收费,比如全自理的每月900—1000元,半自理的1200—1400元,需要特殊照顾的常年卧床不起的老人,每月1500元左右。“然而自建院以来,床位从没有住满过,费用也不敢定高。”金铭谟说,目前,虽说挣不到钱,但至少不赔本,他已经很满足。
为了让老人更舒适的过冬,去年金铭谟对公寓暖气进行了改造,花费7万元,由于资金不够,只能分七年向热力公司还钱。 作为一个院长,金铭谟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巡查,就怕老人们身体出现不适。直到早上七八点钟,医生和护工上班后,他才舒一口气。
自建院起,护工人数就没招够过
招工难,也是所有养老机构面临的一个问题。在福泰老年公寓大门的玻璃窗上,张贴着一张护工招聘信息。“自从建院以来,就一直在招人,尤其是护工,从没招够过。”金铭谟说,按照目前老年公寓的规模,应该配备20名护工,现在只有17人。
金铭谟说,目前每个护工的工资在2500—2700元之间,并且包吃住,交保险,尽管待遇不错,但愿意干这一行的人仍很少。“年龄也大都在40岁以上。”年轻小姑娘都不愿意干。伺候老人,既需要耐心又需要细心,而且又脏又累。入住老人中,一些患有老年痴呆,情绪波动很大,这会还高高兴兴,一会就哭得稀里哗啦。有些老人还喜欢“玩”出走,稍不留神就会跑出公寓,还不记得回来的路,“得有人时刻陪着才行。”
“就怕出什么意外。”金铭谟说,每天的工作很繁琐,他总是“提心吊胆”,生怕老人出什么意外。尽管老人入住前,老年公寓都会和家人签订协议,详细划分责任。但一旦出现问题,哪怕是老人自身原因造成的,也都会归咎到养老机构身上。“先前的协议并不好使”,有的还因此闹到法庭。
经营养老事业十多年,金铭谟也见证着市民对如何养老态度的转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到老年公寓安度晚年,这里全是同龄人,非常热闹,而且可以减少儿女的负担。”不少老人都是主动要求来老年公寓生活。(记者 秦雪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