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大量民营养老院闲置亏损 遭遇政策优惠落实难

2012-10-23 11:09:0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工人日报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北京共有养老机构总数401家,北京60岁以上老人248万,每百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仅2.9张。养老院理应一床难求,然而,不仅仅是北京,各地均现大量民营养老院闲置亏损情况,老人们为什么不住民营养老院?巨大的市场潜力本应是民营养老院发展良机,然而,政策优惠落实难等原因困绕着民营养老院前进的脚步。

    记者来到杏林敬老院的时候,正值周末,阳光和煦的秋日午间,在绿树掩映的院落中,并没有看到记者想象中老人饭后散步的场景,大门口鲜有前来探视的人群。这个靠近北京北六环,院长口中“经营状况已经很好”的民营养老院显得有些静谧。

    北京市民政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北京共有养老机构总数401家,其中公办215家,民办186家,北京60岁以上老人达248万,每百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是2.9张。

    经过几天的采访,记者发现,之前媒体狂轰滥炸报道的养老院“一床难求”并非大多数,且主要是公办养老院。民办养老院由于地理位置距离城区较远,缺乏政策支持、社会认可度,运营成本大等原因,不但不是“一床难求”,而且面临着床多人少“住不满”经营窘境,处于“普遍亏损”状态。市场潜力本应巨大的民营养老院缘何遭遇“成长烦恼”。

    宁排队,托关系,挤也要挤进公办院

    “前面有9000多人排队了!”当记者向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咨询是否还有床位时,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随后又联系了其他几家公办养老院,得到的答案大同小异。

    记者在北京市东城区北滨河公园里采访时,饭后休闲的老人们和记者谈起公办养老院和民办养老院话题,他们几乎一边倒地选择了公办养老院,一位大爷告诉记者:“听说一福还有医院了,哪家民办的能有这条件?”大爷表示,只要条件还允许,宁愿排队多等几年,或者“托关系”进公办养老院也不考虑民营养老院。

    公办养老院万人排队,“一床难求”的同时,民办养老院却遭遇“住不满”的窘境。

    “有,有,有!”当记者以家属身份拨通北京大兴区一家民营养老院电话,询问是否还有床位时,电话那头一连说了三个“有”。一家不愿意透露其真实名称的北京朝阳区某养老院院长告诉记者,在养老院刚开业的三五个月内,所有床位连“三分之一都没住满”,目前的情况虽有好转,但仍有大量床位空余。

    杏林敬老院院长张译丹带着记者在养老院内参观时,记者在这家环境清幽的养老院内还能发现空余的床位,张译丹告诉记者,杏林养老院在民营养老院中属于“经营情况好”,即便如此,这里也从来没有出现过“一床难求”的火爆场面,床位仍有富余。

    张译丹告诉记者,民营养老院入住率很难达到100%。据记者了解,有的民办养老院床位空置率常年达到30%以上。

     民营养老院遭遇政策优惠落实难

    据记者的了解,“需排队十年才能排上号的”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房间,卫生间、家具、电视、冰箱、呼叫器、空调、24小时生活热水、公用灶间等设施一应俱全。

    而在杏林敬老院,这家拥有153张床位的敬老院内,明显与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五星级”式的标准没法比,但是这家看起来干净整洁的敬老院的入住价格同样亲民,含伙食费、床位费等基础服务费用每月也在2000元左右。

    在民营养老院看来,未来“成长的烦恼”还有“一箩筐”。

    “老年产业利润低,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补贴才能有一个稳定良性的运转。”北京杏林敬老院目前的入住率在95%以上,这家在院长张译丹口中“经营情况算好”的北京民办养老院年盈利在10万元左右,而她口中所说的补贴是指每张床位200元的补贴。

    护工难招是民办养老院存在的另一个普遍问题。记者以家属身份咨询北京西城区一家民办养老院时一名工作人员明确告诉记者,只接受能够自理的老人,“养老院内没有护工。”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