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公安边防总队注重从齐鲁特色文化中汲取营养,坚持用先进文化凝聚警心、引领发展、提升战斗力,充分发挥文化“育警、聚警、塑警、强警”的重要作用,积极满足官兵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队伍的“软实力”,为圆满完成各项重大工作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抓硬件,筑牢文化建设根基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文化建设发展就会滞后。只有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文化建设才能蓬勃发展。”基于上述认识,总队在《基层文化建设三年规划》中,明确了文化设施“高、中、低档搭配,固定、流动结合,室内、室外兼顾”的建设目标,使基层文化设施面貌大为改观。
“什么时候咱们官兵也能拥有自己的健身场馆?”面对文体设施匮乏,不少官兵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为了适应文化事业的发展,总队按照“因地制宜、合理配置、量力而行、逐步完善”的原则,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各级部队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基层文化设施。含学习、健身、休闲、娱乐等功能的青岛边检站警营文化活动中心,集篮球场、羽毛球场、散打擂台、攀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黄岛边检站室内综合训练馆,融教育娱乐为一体的海警二支队“海警之家”……如今,再走入山东公安边防总队,五彩缤纷的文化长廊、富含时代特色的灯箱等随处可见。此外,“文化广场”、“休闲角”、“励志田”等各具特色的营区文化设施也逐步呈现现代边防警营。
“文化资源和经费要向基层倾斜。”总队坚持专款专用,明确上级下拨经费全额用于基层文化建设、总队每年拿出专项经费补助基层文化建设、各基层单位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文化建设。此外,总队还每年组织“文化大篷车”下基层活动,重点加强对地处偏远、基础条件差和新建单位的帮扶,牵引基础设施建设。
文化设施建设要紧跟时代发展。基于这样的考虑,总队在加强装备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注重科技元素的运用。在黄岛边检站,“互联书库”让官兵们动动手指,便能登录当地图书馆书籍借阅系统,轻点鼠标,就可借到自己想看的书籍;在距威海公安边防支队机关百公里远的成山头警务室,“980在线”成为官兵知晓时事新闻、咨询心理困扰的信息平台;在青岛边检站警营文化中心,各色视听、视频资料让人目不暇接,“极品飞车”、“CS”、“实况足球”等各种大型游戏,令官兵直呼过瘾……
强队伍,繁荣部队文化舞台
总队坚持把文化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努力构建发现人、培养人的骨干使用管理机制,锤炼了一批活跃在文化舞台上的官兵,担负着引领文化发展的责任。
谈起龙口边检站的“守尚斋”,官兵们都赞不绝口:作为这里“掌门人”的迟伟,俨然已经从一名警营书画爱好者,转变为文化育警的引领者。在他的带动下,训练执勤之余,到“守尚斋”静心消汗、执笔泼墨的官兵络绎不绝,警营上下散发出浓郁的翰墨香气。“大舰换了颗大心脏,功率体现在速度上,从威海卫到黄浦江,抽一袋烟就系缆桩,世博安保再繁忙,也能轻装上阵不慌张……”这是海警一支队“快板四人组”在某次联欢会上表演的快板书。从毫无快板表演基础和舞台经验的年轻警官,到现如今名声在外的明星组合,两年来,他们以快板表演为基础,接连创作出了板书联唱《小岗位、大舞台》、相声《洗澡》、情景剧《东经124度线》等。
优秀骨干的发现与培养,得益于总队建立的全程跟踪管理制度。总队逐级建立文艺特长人才档案,各类具有一定文艺特长的官兵一人一档,并随大学生入警、新兵入伍、学员分配等及时调整。现在,已相继成立了烟台边检站“战士艺术团”、威海公安边防支队“龙狮队”、烟台公安边防支队“海之声”业余演出队、青岛公安边防支队“威风锣鼓队”等,建立起10多个门类、90余人的文化骨干人才库。
只有把握住人才建设这一源头,文化之泉才能永不停歇。各级公安边防部门积极充实文化骨干人才库,通过选派文化骨干到专业文艺团体学习取经、定期开展警地文化交流等多种方式,扎实推进文化队伍建设。2010年以来,山东公安边防总队多名文化骨干先后被公安部、公安部边防管理局抽调开展“文化基层行”慰问演出活动,有160余件作品在全国公安系统“金盾之光”书法美术摄影比赛中获奖,多个文艺节目在上级组织的文艺演出、评比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总队乒乓球队、游泳队、足球队、篮球队在全国公安边防部队、全省公安系统比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展现了文化队伍建设的丰硕成果。
重特色,提升文化活动魅力
“不仅文化设施要建好,文化活动更要组织好。”为不断满足官兵的文化生活需要,总队不断健全文化工作机制,确保文化活动的经常性和官兵参与的普遍性。
“一节、一展、双赛”是总队近年来在全省层面打造的文化品牌项目,即“送欢乐下基层”春节文艺演出、“齐鲁边防风采”艺术展览以及定期举办的“齐鲁边防卫士杯”篮球赛和乒乓球赛。
“七楼的演出又开始啦,太震撼了!”每周二、四下午活动时间,烟台边检站战士艺术团的官兵就会自发组织到多功能厅进行乐队排练,精彩的表演,不时博得官兵的阵阵叫好。作为着力打造的舞台文化品牌,该战士艺术团在成立的9年时间里,先后创作各种节目35个,参加各类演出40余场,并圆满完成青岛奥帆赛、海阳亚沙会安保等慰问演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让文化走进官兵、官兵走近文化。总队坚持在文化引领上下工夫,打造了一大批具有齐鲁边防特色的文化。作为全省唯一的驻岛公安边防大队,烟台长岛公安边防大队在环境封闭、物质条件差等限制发展条件下,一代代守岛官兵把文化融入地域,逐步形成了“艰苦创业乐于奉献、求真务实勇于拼搏,励精图治敢于超越”的“海岛文化”。细数这样的特色警营文化,在全省边防部队还有很多,活跃口岸的“边检文化”、戍守海防的“码头文化”、出海执勤的“甲板文化”、训练间隙的“趣味文化”等,凸显了边防特点、地域特色,把官兵真正吸引在警营,让官兵真正成才在警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文化工作散发出持久魅力。
作为“文化惠兵”的重要举措,总队打造了“齐鲁边防文化基层行”这一文化建设的亮点品牌。每年,齐鲁边防行文化大篷车都要辗转全省基层派出所、中队、船艇码头、辖区村镇等多地进行慰问演出。在自编自导自演的基础上,反映官兵身边警务工作、训练生活的“特色”节目,反映群众生活的“本土”表演,引起了官兵和辖区群众极大的观看热情,所到之处,掌声、欢呼声不绝于耳。
聚兵心,助推边防工作发展
走进山东公安边防总队史馆,奖状、奖杯、奖牌挂满了满满的一墙:4届全国公安边防部队“边防卫士杯”乒乓球赛团体冠军、3项全省公安系统乒乓球比赛冠军、5枚全省公安系统游泳比赛金牌……这其中,最醒目的,莫过于乒乓球队的荣誉专栏。
成绩的取得,不仅仅在于一枚枚金牌、一项项冠军,更在于得到基层广大官兵的肯定。各类文艺晚会、慰问演出、艺术展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更成为山东公安边防一枚枚“无字金牌”。“要保证重大节日有晚会,周末假日活动多,基层文化氛围浓。”面对基层单位工作繁重、官兵娱乐时间少的实际情况,总队充分认识到,基层队伍的稳定不仅仅要靠规章制度来规范,也要借助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生活来拴心留人。
“文化出战斗力!”带着这样的信念,总队在不断强化部队文化设施的基础上,精心打造一批文化设施的亮点工程、精品工程、特色工程,为官兵搭建了广阔的文化活动平台,有力提高了部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成为部队政治工作的新看点。
举世瞩目的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于今年6月在烟台海阳举办,作为此次赛会的主要安保力量,山东公安边防总队于5月开始部署进入安保状态。面对近两个月的安保重任,如何让参战官兵时刻保持昂扬的斗志,成功做好安保工作,成为亟须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总队慰问演出队迅速组建,他们写剧本、搞策划,在短短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一场精心排练的晚会成功登台。音乐快板《亚沙会安保集结号》、相声《农村兵城市兵》、男女声二重唱 《为了谁》、武术表演《精忠报国》、舞蹈《欢乐警营》、小品《炊事班的故事》、独唱《红旗飘飘》……丰富多彩的节目让参战官兵目不暇接,连声叫好。
警营文化是部队建设的 “软实力”,也可以成为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 “硬支撑”。总队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引擎作用,坚持围绕部队职能使命和中心工作,紧跟老兵复退、新兵入伍、重大勤务等敏感时期,充分发挥文化工作的服务作用和战斗功能,积极开展形式活泼、主题鲜明的文化活动,实现部队教育管理的“刚柔结合”,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郭巨灿 邢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