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矛盾化解

双语法官巧用语言化解牧区矛盾纠纷

2012-10-23 10:19:5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阿巴嘎旗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牲畜承包合同纠纷原告陈利荣:

“双语法官怎么翻译都是个难事儿”

    陈利荣,72岁,汉族,不会说蒙语,是一起牲畜承包合同纠纷的原告。经历了一场双语诉讼后,他深感双语法官的不易和难得。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怕钱要不回来,我有些激动,甚至说了一些过激的话,幸亏当时法官没有全部翻译成蒙文给原告听。”

    回忆起开庭时的情景,72岁的陈利荣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我和被告达木丁本来就认识,基于朋友关系,我将名下的几十头羊承包给了有草场的他,但两三年下来,不但承包费没有给我,草场维修等费用还需要我借给他。这样几年下来,他已经欠了我8万多块钱。”陈利荣说,自己只是一个工薪阶层,“这些钱如果打水漂了,对我的家庭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陈利荣回忆说,后来听说达木丁因为草场被国家铁路占用一部分,得到30余万元的补偿款,“因为他不只欠了我们一家的外债,为了防止拿不到钱,在做了相关咨询后,我起诉到了法院”。

    就这样,一场蒙语汉语交替的庭审开始了。

    “我在这边激动地说了一大通,由于达木丁只能听明白简单的汉语,所以基本上就是‘只闻其声不明其意’吧。”陈利荣说,当时由于情绪激动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话有多过分,“只是看到阿巴嘎旗的双语法官在把我的意思翻译给达木丁的时候,一片和风细雨,达木丁在那边还接连点着头。由于我听不懂蒙文,也是一头雾水”。

    “后来我意识到,肯定是双语法官在翻译我的话的时候,把我的语气和措辞都柔化了,这样才能让双方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商谈如何还钱。”陈利荣说,“如果双语法官在审理的过程中,没能把我们的意思完整地翻译给对方,那么可能会导致案子审理出现偏颇,我们当事人不满意;但是如果一字不拉地都翻译给对方,由于方言或者其他因素,有可能导致本来就语言不同的双方根本坐不下来审案子。所以他们真的是挺难得。”

阿巴嘎旗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牲畜承包合同纠纷被告达木丁:

“双语法官的调解给我带来了希望”

    达木丁,蒙古族,只会说蒙语。由于受灾以及经营不善,欠下外债,被其中一名债主告上法庭。最开始,得知自己成了被告,达木丁特别担心害怕。但到了法院,他的心就慢慢放下了。而双语法官最后的调解结果,可谓是给了达木丁意外的惊喜。

    “当对方用你听不懂的汉语和法官陈述时,你是什么样的心情?”记者问道。

    面对记者的提问,达木丁默默地看着记者,一脸迷茫。坐在一旁的双语法官苏布达赶紧用蒙文给达木丁翻译。

    “觉得自己跟傻子似的(注:以下达木丁所说均为双语法官的翻译)。”达木丁憨憨地说,“甚至最开始担心法官会说假话。”

    不过,达木丁的这种担心,在双语法官谨慎处理他与陈利荣之间的合同纠纷后,就烟消云散了。

    据达木丁告诉记者,由于受灾以及经营不善,草场的牲畜都被自己“养没了”,政府占用草场补贴的30多万元根本补不完自己的外债窟窿,“这些外债中,只有陈利荣是诉诸法律的,也只有这笔外债是解决得最好的”。

    “最开始,得知自己成了被告,我特别担心害怕。但到了法院,我的这颗心就慢慢放下了。”达木丁说,“我也听不懂,就是看陈利荣在对面很大声地说了一大通,情绪好像比较激动,但双语法官却比较缓和地告诉我他希望我能尽早还钱。我就向双语法官陈述了我的难处,提出希望分期偿还陈利荣的债务。双语法官主动承担起了在我们中间进行债务调解的工作。”

    最后的结果,可谓是给了达木丁意外的惊喜。不仅将8万余元的债务分成三期进行偿还,并经商议免去了原本协议中的违约金,“协议中原本定了若不到期还钱要有本金5%的违约金,我拖了18个月没还钱,这也是好几万元呢”。

    “刚一进法庭的时候,我害怕紧张,更多地是来自于对双语审理的担心。但到后来,双语法官用汉语和陈利荣进行对话的时候,我就感觉很轻松了,因为我知道法官是在尽力帮我们把问题解决到最好。”达木丁说,债务分期后,他用余下的4万多块钱又买了些羊,“这样我就可以再慢慢地把我的草场经营起来,这个希望是双语法官给我的”。

    就在记者表示采访结束时候,达木丁突然走到记者面前,用蒙语说了一长串的话,随后一脸感激地望向坐在一旁的阿巴嘎旗的双语法官们。

    “他说,这场官司让他从不懂法到认识了法律,感谢双语法官。前两天,有个债主到他家去拿钱,不仅提走了全部债务还有利息,还在走的时候骂了他一通,法院审理的这起债务是所有债务中处理得最好的。”苏布达向记者翻译说。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湖北襄阳:让法治的阳光力促矛盾化解
·贵州对重大矛盾化解攻坚再动员
·同安法院外来员工纠纷援助中心:将矛盾化解在源头
·海南陵水社会“网格化”管理 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绵竹经验:完善社会矛盾化解体系
·绵竹:如何把矛盾化解到群众身边

·绵竹:如何把矛盾化解到群众身边
·社会矛盾化解:变“为民作主”为“由民作主”
·湖南怀化:“信访事业当家业”矛盾化解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