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新组织管理与引导:释放社会组织正能量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46.2万个,比上年增长3.7%;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599.3万人。最近10年,是我国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10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明确了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而加快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是其中至关重要的方面。作为连接政府和民众的桥梁、纽带,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健全和完善社会组织监管体系,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后续执法力度,确保社会组织持续健康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的活力。详细>>
百姓故事
在2012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启动仪式上,作为广东扶贫济困优秀团队的代表,东莞“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获得了广东省委的嘉奖。团队创始人张坤对此感慨万千,今年66岁的张坤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坤叔,他的“千分一”团队一度被认为是国内社会组织中一个极具典型意义的样本。24年的助学路异常艰辛,今天能够得到社会认可,他觉得值了。详细>>
评价
江苏省南京市民政局局长陈学荣:南京活跃着各类社会组织近1.8万家,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之首,并且连续3年以17%的速度增长。随着政府不断让渡公共服务领域空间,释放出更多资源,社会组织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社会组织作为独立于政府和市场的独立公共主体,作为弥补“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的第三种力量,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资源动员、社会影响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政府从不擅长、低效率的事务中逐步“退出”,由社会组织来“唱主角”,这不仅可以吸引公众积极参与到公共事务管理上来,还有利于促进社会实现“多点支撑、共治共享”的稳定局面。详细>>